外国诗歌赏析:《颤栗》[塞尔维亚]马克西莫维奇

德珊卡·马克西莫维奇(Desanka Maksimovic, 1898-1993):德珊卡·马克西莫维奇,二十世纪塞尔维亚著名内诗人,生于瓦列沃,早年在贝尔格莱德和巴黎学习,后来在贝尔格莱德教书。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发表诗作,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她写诗和儿童文学作品,二战后她的诗作表达了对受难的人民的关心和对德国占领者的憎恨,后来她的诗日趋成熟,逐渐转向抒写塞尔维亚遥远的往昔的光荣和现实。

不,你不要走近我的身旁!

我愿意远远地爱慕、热望你的双眸。

唯有期待和暗示

才是最美好的幸福时光。

不,你不要走近我的身旁!

那甜蜜的颤栗,期待与恐慌

更使我陶醉和遐想。

世上正在追求的一切,

世上恍惚的预感

才更加美好而令人神往。

不,你不要走近我的身旁!

不必要,太寻常。

只有远远地一切才使我们惊异,

只有远远地一切才像星星在闪光。

不,你那美丽的双眼

不要靠近我的身旁!

(马福聚 译)

【赏析】

如果说《春之歌》表现的是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爱情的憧憬的话,这首诗则表达了身陷爱情的女子复杂的心情。初涉爱河,已然动心却还没有很深的交流;这个时候双方都处在互相试探和互相了解之中,对对方充满了新奇与理解的热情,却又有着太多的欲说还休;每次都带着欣喜的心情对对方有更多的了解,但是又害怕发现两人之间不相协调的方面;既想互相拥有又害怕失去;既想有更多的接触又害怕陷入平庸的爱情模式。太多的矛盾夹杂着欣喜,造成复杂的心理,而女诗人在《颤栗》这首诗中将女子的这种心境表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作者在第一节中就将少女的矛盾心情刻画得非常到位:“我”远远地、静静地待着注视着你,“我”在默默的思念中更爱你,为了等待那些许的、偶尔才出现的、朦胧的暗示,“我”愿意等待,一直地等待,在等待中怀着希望,暗暗的期待中收到的暗示将被解读出更丰富的含义,也将给“我”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因此,这个时候是最美好的。因此,“我”宁愿和你保持着距离。因此,“我”不要长时间的缠绵,而更愿意选择短暂而强烈的激情。

那欢乐的时刻、那颤栗的感受虽然短暂,却经得起长时间的回味,令“我”久久地陶醉其中;那长久的期待因为无限的可能和不可捉摸、不可把握的特点而变得更加令人渴望,更加令人浮想联翩;那对两人未来的担忧,对种种不好的可能性的想象就好像是幸福的蜜糖中的调味剂,那种或苦或涩的感觉也值得细细地品味,更让“我”们珍惜和期待幸福时刻的来临。因此,“我”们结局未料、喜忧胶着的爱情,“我”们对未来的迷茫想象,也因为希望的存在而变得美好,令人无限神往。世间之事俱是如此,“我”们是活在过程中而不是为了结果活着,“我”们都没有办法预知未来,但只要“我”们怀有希望,怀有美好的憧憬,“我”们就能享受到生活过程中的甜蜜和幸福。

诗人骄傲地想象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她不希望两个人走得太近还有一个原因:“不必要,太寻常。”她不希望“我”们之间像大多数的爱人那样如胶似漆,朝朝暮暮守在一起,这不是她心仪的爱情的样子。相反,她愿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她说:“只有远远地一切才使我们惊异,/只有远远地一切才像星星在闪光。”让距离产生美感,让距离造成陌生和新奇的感觉,让“我”们之间总是有互相发现的惊喜和互相探究的热情,让“我”们之间像黑夜里的星星,隔着远远的,只看见对方明亮的闪光,而不必忍受日常相处中的细枝末节,因为这会影响“我”们之间的美好的印象。作者害怕的东西在这节中被明确地点出来: 害怕陷入平庸的爱情模式。因此她宁愿以距离的方式隔开两人之间的日常琐碎,让两人的心中只保留对方最美最好那一面的印象,让距离激发出的思念和想象在两人的爱恋中抹上更加瑰丽的色彩。

因此,作者选择“不要靠近我的身旁”,让遥远的守望、暗示和猜测的惊喜以及期待的幸福主导“我”的心境,让一切不确定的因素产生出美好。一旦事物固定下来也就没有了猜测的可能,没有细细思量、慢慢琢磨的兴味。

诗人的语言清新柔美,洋溢着女性的温柔和坚强的气息。在这首诗中,反复出现的“不要走近我的身旁”是整首诗的诗眼,有力地加强了情绪的表达,像古老的民间歌谣,一唱三叹,循环往复,形成优美的韵律。

(吴丽萍)

(0)

相关推荐

  • 塞尔维亚总统为你读诗《诗人与故乡》

    . ThePoemForYou  为你读诗  2021-02-12 故乡有我所相信的,期盼的和梦想的|第2762期 . 今天是大年初一,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先生,特别挑选了一首美丽的塞尔维亚诗歌< ...

  • 外国诗歌赏析:《春之歌》[塞尔维亚]马克西莫维奇

    [南斯拉夫]德珊卡-马克西莫维奇(Desanka Maksimovic, 1898-1993):德珊卡-马克西莫维奇,二十世纪塞尔维亚著名内诗人,生于瓦列沃,早年在贝尔格莱德和巴黎学习,后来在贝尔格莱 ...

  • 外国诗歌赏析/《春》[英国]霍普金斯

    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1844–1889年),英国诗人,他在写作技巧上的变革影响了20世纪的很多诗人.其中比较出名的有W·H·奥登.C·戴·刘易斯和狄伦 ...

  • 外国诗歌赏析/《阿富汗之歌》[阿富汗]哈代姆

    阿富汗作家.诗人.曾任报社编辑,长期在普什图学会从事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普什图民族风情>.<诗集>等.<普什图民族风情>包括家庭.婚姻.部族关系.礼法.民族精神等 ...

  • 外国诗歌赏析/《绝对普通之虹》[澳大利亚]马雷

    莱-马雷[简介] 莱-马雷(LesMurray1938- )是澳大利亚年轻一代诗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位.他的诗题材极其广泛,但以写乡村的人物风土为主.他用多样的形式表现广泛的题材,既写民歌,又写现代自由体 ...

  • 外国诗歌赏析/《匆匆》[越南]春妙

    <作者简介>:春妙(Xuan Dieu,1916年2月2日-1985年12月18日),越南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真名叫吴春妙,越南河静省干禄县人,三十年代新诗运动的倡导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诗歌 ...

  • 外国诗歌赏析/《云之歌》[印度]尼拉腊

    尼拉腊简介 尼拉腊(S.T.Nirala1896-1961)印度印地语诗人.是"阴影主义"(即浪漫主义)诗歌流派的重要代表诗人之一,尼拉腊被认为是印地语文学中富有战斗性和反抗精神 ...

  • 外国诗歌赏析/《忠贞之歌》[新西兰]梅森

    梅森[简介] 梅森(1905-1971)新西兰著名诗人.早期的诗都是由他自己出版的,但在二十年代并未在新西兰得到应有的重视,到了三十年代中期他的天才才被发现,新西兰恢复了他作为本世纪二十年代优秀诗人的 ...

  • 外国诗歌赏析:《秋之歌》[西班牙]洛尔卡

    西班牙戏剧家,诗人.1898年6月5日生于格拉纳达,卒于1936年8月19日.大学毕业后从事戏剧和诗歌创作,同时参加组织反法西斯联盟.曾率剧团赴各地演出.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在格拉纳达省的比斯纳尔镇遭法西 ...

  • 外国诗歌赏析:《给我的影子》[西班牙]曼努埃尔·马查多

    曼努埃尔-马查多(1874-1947)西班牙诗人,剧作家.与其弟安东尼奥-马查多同为西班牙皇家学院院士,兄弟二人曾合作写过一些剧本.代表作品有:给我的影子 影子,忧伤的伴侣 无用.温顺.无声无息, 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