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的性质(专题文献摘录23)
相关推荐
-
浅谈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合理传承
摘 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方式为传统文化进课堂提供了可能,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有着积极的作用.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展是需要经历精心选材.科学实施的. 关键词:德 ...
-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今天有幸参加了2020年吉林省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省教育学院赫坚书记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做了详细解读,使我受益匪浅,也认识到作为学校一名管理者肩上的担子. <指南>中明 ...
-
【孝文化】课程实施注意事项
课程实施注意事项: 1.孝文化蕴藏着"以德治国"的思想,同时也涵盖了青少年"四好"教育的内容. 开辟"孝文化"校本教材,这在倡导弘扬&quo ...
-
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点(之一 专题文献摘录30)
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点(之一 专题文献摘录30)
-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式创新(之二 专题文献摘录29)
第一阶段:根据课程目标,编写教材体系 <好习惯·好生活>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属基础性教育,所以要贯穿在五年的小学基础 ...
-
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之二 专题文献摘录27)
构建动态校本德育课程的原则 1.生成性与预成性相结合 构建动态校本德育课程应注重预成性与生成性相结合.根据国家.地方育人 要求及学校育人目标,校本德育课程虽有生成性特质,但目标.内容.过程等必定有着相 ...
-
课程整合与整合课程的内涵和特征(之一 专题文献摘录41)
课程整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 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 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广义的课程整合包括四个层面, 即经验的整合.知识的整合.社会的整合和课 ...
-
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之二 专题文献摘录45)
3.社会学基础 60.70 年代以来出现的由分科课程向整合课程的运动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息息相关.首先,20 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在社会的其它各个领域,信息传播快速与广泛,知识更新加快,人类的社会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法(之二 专题文献摘录19)
"田园学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的改进:(一)评价原则1.科学性原则:"田园学堂"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本身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评价体系应具备科学性,利用科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建设(之二 专题文献摘录17)
在国家层面,建议联合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教师以及学校行政部门,建立活动主题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机制,课程开发者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推出典型的优秀的活动案例,活动主题以及各种课程资源.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之二 专题文献摘录15)
"田 园学堂"课程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主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通融."田 园学堂"课程为了达到相应的活动目标,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替 ...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之三 专题文献摘录13)
学校中的一切因素都会影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生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主题来源.主要生成者和评价体系.总的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首先,主题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这里强调主题来自于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