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全鉴》非命(上)
相关推荐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一:墨家学派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一:墨家学派 中国春秋时期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社会由周王朝的统一走向霸权的分裂:到了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逐渐由封建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在黄河流域的广大 ...
-
墨子生平事迹年表中
周考哲王三年[公元前438年] 子墨子游公尚过于越.公尚过说越王,越王大说,谓公尚过曰:"先生苟能使子墨子于越而教寡人,请裂故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子墨子"公尚过许诺.遂为公尚过束车 ...
-
墨学本义 天志篇(上)
墨学本义 天志篇 天:自然生成而造就的力量. 志:意向,方向,趋势. 自然生成而造就的力量意向,即为天志. 天志三篇 上中下依次知察明的过程 是认知 分析 明了的递进强化过程 符合逻辑程序 墨学本义 ...
-
《墨子全鉴》尚贤(上)
尚贤(上)--尚贤乃为政之本,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 ...
-
《墨子全鉴》尚同(上)
尚同(上)--遵循上天的意志,不可独断专行,才能治理好天下 [原文]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①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 ...
-
《墨子全鉴》兼爱(上)
兼爱(上)--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则治,兼相恶则乱 [原文]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①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 ...
-
《墨子全鉴》非攻(上)
非攻(上)--强权者不可打着"正义"的旗号四处掠夺 [原文]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 ...
-
《墨子全鉴》节用(上)
节用(上)--圣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不追求华美而只在乎实用 [原文]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 ...
-
《墨子全鉴》天志(上)
天志(上)--顺从天意的,就是仁义政治:违反天意的,就是暴力政治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 ...
-
《墨子全鉴》非命(中)
非命(中)--人定胜天,事在人为,与天斗,其乐无穷 [原文]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由①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若言而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②钧之上也,则虽有巧工,必不能得正焉.然今天下之情伪 ...
-
《墨子全鉴》非命(下)
非命(下)--执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原文]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则必可①而不先立仪而言.若不先立仪而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也,我以为虽有朝夕之辩②,必将终未可得而从定也 ...
-
《墨子全鉴》亲士
亲士--用贤亲士,才能成就霸业,治理好国家 [原文] 入国①而不存其士②,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