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全鉴》兼爱(上)
相关推荐
-
上同不下比,上之所是,皆是之,上之所非,皆非之,墨子尚同政策
墨子假想:在人类刚刚诞生还没有政治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见.所以,就导致了一个人有一种意见,十个人有十种意见,百人有百种意义,千人有千种意见.人越多意见也就越多.有不同的意见,就要导致分歧和矛 ...
-
教案:兼爱
*7 兼爱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 3.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
-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墨儒两家思想,有一个相反观点
小 播 读 书 /// 09/20 2020 兼相爱,交相利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兼爱>,"兼爱"分为上中下三篇,兼爱的思想是墨子和墨家思想的核心,兼爱就是崇尚无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3(完结篇)
③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wū]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1
[题解] 本文选自<墨子>.<墨子>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兼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墨子,名翟(dí),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 ...
-
论语注解,第一六.二章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2)十世希(3)不失(4)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5)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 ...
-
《兼爱》导学案
<兼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 2·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3· ...
-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兼爱》实录(一)
<兼爱>实录(一) 同学们好,从这一课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墨子的代表作<兼爱>.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纷争,诸子百家纷纷给出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世之显学, ...
-
《墨子全鉴》尚贤(上)
尚贤(上)--尚贤乃为政之本,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 ...
-
《墨子全鉴》尚同(上)
尚同(上)--遵循上天的意志,不可独断专行,才能治理好天下 [原文]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①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 ...
-
《墨子全鉴》兼爱(中)
兼爱(中)--对症下药,只有"兼相爱,交相利",社会才能安定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 ...
-
《墨子全鉴》兼爱(下)
兼爱(下)--古代贤王的治国之道,广大百姓的最大利益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 ...
-
《墨子全鉴》非攻(上)
非攻(上)--强权者不可打着"正义"的旗号四处掠夺 [原文]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 ...
-
《墨子全鉴》节用(上)
节用(上)--圣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不追求华美而只在乎实用 [原文]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 ...
-
《墨子全鉴》天志(上)
天志(上)--顺从天意的,就是仁义政治:违反天意的,就是暴力政治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 ...
-
《墨子全鉴》非命(上)
非命(上)--我命由我不由天,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 [原文]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①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 ...
-
《墨子全鉴》亲士
亲士--用贤亲士,才能成就霸业,治理好国家 [原文] 入国①而不存其士②,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