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墨儒两家思想,有一个相反观点

(0)

相关推荐

  • 教案:兼爱

    *7     兼爱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 3.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

  •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今人只知道爱自身,而不爱别人之身,因而毫无忌惮地用尽全身力量去残害别人. 赏析 这是墨子讲"兼爱"的一句话. 墨子认为,这个世界如果不推行&q ...

  • 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君王如果真希望百姓变多而讨厌减少的话,就应当积蓄私财节制一点. 赏析 这是墨子讲"蓄私不可不节"的一句话. 墨子觉得人活在这个世界最主要的事情 ...

  • 《兼爱》导学案

    <兼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  2·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3· ...

  • 儒墨两家思想中对“仁爱”的不同理解

    中国历史上,儒和侠都是当时贵族的依附者,儒的出生大多是上层或者中层阶级,而侠则多出生下层阶级.墨子及其门徒都是出生于"侠",就是我们所说的"武士",他们纪律严明 ...

  • 3.《实用周易指南—易传》——系辞融合儒道两家思想 将乾坤上升至道学高度 提出了乾道和坤道

    作者:杨本枢 原文: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

  • 积极入世和超然物外,把儒道两家思想看成势不两立,错

    我们知道,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重要的流派,他们之间相互攻讦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 以北方中原文化为根基,儒家强调德礼和刚劲有为,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而道家则以南 ...

  • 借助西方哲学将儒道思想进行深度融合

    人之初,以人类朦胧的认知水平,既不知科学,也不知哲学,于是人类进入了漫长的远古文明的文化形成与积累过程,于是在不同地域孕育了多文明中心同步差异化发展格局. 当语言文字纷纷产生后,文类文明得以进行知识系 ...

  • 北宋隐居洛阳的大儒,思想学说影响了中国千年

    作者:巴图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后世尊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后世尊称伊川先生,二人均为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学者.其师承周敦颐之哲学思想,上承孔孟,正传朱熹,以 ...

  • 兼相爱 交相利

    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卷七·天志上>四 (峻岫) (原文) 故天子者,天下之穷贵也,天下之穷富也,故于富且贵者,当天意而不可不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 ...

  • 家史国史成长史 学人儒人思想人

    眼前的这本萧功秦先生的书,是萧先生对自己的家世.自己的成长史.治学历程访谈和师友兄弟回忆篇章等内容的汇总.一共分了两辑.现在笔者仅就第一辑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说实话,这本书的书名有一点歧义,一 ...

  • 改变思想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一个人的思想系统的生成是由教育,阅历,环境影响,独立思考等多方面产生的结果.一旦其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思想,就会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般人到中年以后就很难通过自我认知去改变.思想一旦定型,能将 ...

  • 程燎原:千古一“治——中国古代法思想的一个“深层结构”

    作者简介:程燎原,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从春秋战国到清代,诸子百家和历代学者,都致力于思考"治",追求"治".这一"务为治"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