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墨两家思想中对“仁爱”的不同理解
相关推荐
-
墨家平等思想探析
墨子,名翟,鲁国人,曾仕于宋,学儒者之业而自创学说.史家曰:"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与孔子相若,墨子游说列国,,取合诸侯,以期经世救弊.然而,墨子代言"农与工肆之人&qu ...
-
陳宇先生:墨家淵源略考
[墨家淵源略考] 陳宇 一.墨子簡介 墨翟(約歐元前468-前376年,享壽92歲:錢穆先生考證約歐元前478-前392年,享壽86歲:一說約歐元前480-前420年,壽60歲.以前兩說爲宜.): 中 ...
-
中国哲学简史墨子篇,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何不同
孔子之后的下一个主要哲学家是墨子,他姓墨名翟.在古代,墨子与孔子享有同样的盛名,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墨子是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家的社会背景 在周代,天子.诸侯.封建主都有自己的军事专家,后来周代 ...
-
墨子的思想精髓,和儒墨两家的思想差异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01 在我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有七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们被誉为&qu ...
-
3.《实用周易指南—易传》——系辞融合儒道两家思想 将乾坤上升至道学高度 提出了乾道和坤道
作者:杨本枢 原文: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
-
积极入世和超然物外,把儒道两家思想看成势不两立,错
我们知道,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重要的流派,他们之间相互攻讦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 以北方中原文化为根基,儒家强调德礼和刚劲有为,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而道家则以南 ...
-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墨儒两家思想,有一个相反观点
小 播 读 书 /// 09/20 2020 兼相爱,交相利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兼爱>,"兼爱"分为上中下三篇,兼爱的思想是墨子和墨家思想的核心,兼爱就是崇尚无 ...
-
影响儒道两家,开启中国哲学,周易六十四卦中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文丨舞雩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 如果要选最神秘的上古著作,我相信很多朋友会选<周易>. 虽然<山海经>也够神秘,但在古代地位一直不高,不像<周易>能 ...
-
道家思想中提倡的“无为而治”,很容易让人...
道家思想中提倡的"无为而治",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无所作为,其实无为并不是消极地不去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做事. 冯友兰先生说:"社会形势变化了,新的制度和道德就自生了.任它 ...
-
儒墨之争:2000多年前的显学之争“中国如果失掉山东,就好像西方失掉耶路撒冷。”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面...
儒墨之争:2000多年前的显学之争 "中国如果失掉山东,就好像西方失掉耶路撒冷."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面对日本代表的敲诈勒索,义正言辞又饱含深情地对西方国家代表说. 在中国的省份当中 ...
-
古琴美学思想中的道家思想
道家对古琴美学思想影响深远.<老子>崇尚自然为美,排斥人为之乐.有声之乐,推崇"淡兮其无味"的音乐风格,倡导自然.无为.体现道之精神的"大音希声". ...
-
新加坡学人 || 张松建:鲁迅式的知识分子:郭宝崑思想中的历史与文化
郭宝崑 导言:先驱者的足迹 郭宝崑(Kuo Pao Kun,1939-2002)被誉为"东南亚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视野广阔,关怀深远,也是"新加坡极少数能够跨越本身的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