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战役?刘伯承亲自指挥,主席:此仗不赢革命推迟20年
相关推荐
-
豫东战役先斩后奏,两变战术歼敌9万,刘伯承:只有粟裕敢这么打
1955年9月27日,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他历来享有常胜将军的美誉,其用兵突出一个"奇"字,被人评价"尽打神仙仗". 不论敌军的兵力是我方几倍,不论局势有多么艰 ...
-
[首藏作品](6088)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本报记者 吴长锋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从安徽金寨县城出发,一路翻山越岭,行至大别山深处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苍松翠柏之间,一座四进院落掩映其中.这里原是当地盐商周氏老 ...
-
上党战役——军神刘伯承的极致指挥艺术
刘伯承素有军神之称,和邓小平一起指挥大军跃进大别山,一举改写了解放战争的攻守形势,而在解放战争揭幕战上党战役中,刘帅更是将一个围点打援运用的出神入化,连续打援,用3.1万人在不断的运动战中歼灭国民党军 ...
-
粟裕:我在战场上的对手只有胡琏!粟裕数次击败他,却从未轻视他
粟裕大将在晚年的时候,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说道:"其实打莱芜战役和豫东战役的时候我还是挺紧张的,纵观战场上遇到的对手,有两个人是不容小觑的,一个是王耀武,另一个是胡琏,胡琏打仗比王耀武还要狡 ...
-
彭德怀的为将之道
彭德怀是我军的杰出将领,以敢打大仗.硬仗.恶仗著称.彭德怀的军事指挥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战术思想和为将之道,是人民军队的宝贵财富. 统观全局准确分析,辩证认清利害 1950年10月,中央召开会议讨论 ...
-
志愿军奇迹之战!一枪未打阻击美军六天,李奇微:仗还可以这样打
多年之后,当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回忆起朝鲜战争时,准会想起那场被他视为噩梦般存在的战役.那时,朝鲜战场上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交战双方都在准备最后的大决战. 新官上任的李奇微立功心切,集结美军重兵去 ...
-
豫东战役最后阶段,几乎是个死局,难怪林总称粟裕尽打“神仙仗”
在豫东战役结束后,刘伯承看着豫东的战报说道:"这样的仗我是不敢下决心打的."同样,林总在战后接到豫东战役的战报,研究几天后直言:"粟裕尽打神仙仗." 豫东战役能 ...
-
刘伯承都不敢打得仗,他却坚持要打,结果:800人的代价灭敌10000
高山铺战役取得胜利至今已有七十余年,这场战役深深刻在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了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可以说高山铺战役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以来,是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不仅历代的军事家都会细细研究 ...
-
此仗刘伯承犹豫不敢打,一纵司令员杨勇,他坚持要打,结果以800人的代价歼敌1.2万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伟大创举,所有人都知道此行万分凶险,一定会遭遇巨大损失,但是为了全局的战略,晋冀鲁豫野战军还是义无反顾地千里跃进. 幸运的是,在挺进大别山后的第一仗,我军就取得了胜 ...
-
抗美援朝的拐点:惨烈程度堪比上甘岭,为停战协议签订奠定基础
上个世纪的朝鲜战争中,我国为了支援朝鲜成立了志愿军,当时的中华青年和将士们都热血沸腾,想要投身于解放人类的伟大事业中.在志愿军参战的多场战役中,其中有一场战役尤为重要,这场战役甚至成为整个抗美援朝战争 ...
-
纪念刘伯承元帅逝世30周年
今天是刘伯承元帅逝世30周年的忌日,特写此文简要回顾他的光辉一生,以示纪念. 刘伯承元帅,1892年12月4日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5岁读私塾,且开始习武,12岁接受新式教育,15岁因父病故辍学务农. ...
-
淮海战役多惨烈?刘伯承晚年从不提这场战役,拒绝看有关战争剧
在解放战争中,我军有过三次大规模作战,淮海战役是这三场战役中用人最多,死亡最多的一场战役.它是由陈毅,邓小平为主,粟裕为辅的一次作战,以徐州向东西南北扩张的一次大规模作战.这次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共计人 ...
-
刘邓大军5万打30万,扫视众将领无人敢请战,最后一人主动请缨
众所周知,解放战争作为中国近代最后一场大规模内战,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而此次战役的胜利,不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新中国,更让无数劳苦大众真正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 不过,战争的结果是胜利的,但是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