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檀弓》闲谈
相关推荐
-
陈以凤 | 儒家丧祭之礼的人文精神
儒家重视礼,认为礼是治国安民之要."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 ...
-
伦 · 礼专题丨【李松涛】从“君视大敛”看君臣、父子伦理的情感内涵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照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原文刊于<社会>2020年第5期 摘 要: 以君臣.父子为代表的政治伦理与亲属伦理及其内在的精神情感构成了中国社会结构.家国关系及政治秩序的深层根 ...
-
老西安关中人的丧葬习俗(四)埋葬老人前三天要去墓地为老人作伴
老人去世,男孝子必须于埋葬老人的当天晚上以及第二天.第三天晚上去墓地为老人"作伴","作伴"时要带来老人倒头后,孝子们坐的麦草.麦草,西安城乡人把守丧又叫做坐草 ...
-
晓锦源:传统丧葬礼仪与慎终追远
传统丧葬礼仪在中华大地传承日久,从周代至于近代大体未变,堪称迄今世界上最为源远流长的丧葬仪式. 传统丧礼中的许多仪式都包含致敬达哀和教化后人的苦心.据说当下有人提议要把3天丧礼改为一天,这是最愚昧无知 ...
-
共读国学 | 7141、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格言联璧》
7141.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格言联璧> 大意是:一个人独自静坐时,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和他人聊天闲谈时,不要说人闲话. 714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
苦雨闲谈 | 读萧功秦老师《中国人如何重建文化自信》有感
文化自大和文化自卑可能是同一回事 如果对中国人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直至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心理演变进行梳理的话,也许能得到的一条粗略线索是:自大--自卑/自虐--自信重建.起初的自大,是来自于中华文明自秦 ...
-
闲谈何必论人非——《论语》悟读【355】
说三道四非君子,摆尾摇头真奴才.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贡方(评议)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译文] 子贡议论别人.孔子说:&quo ...
-
伴读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百草园书店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每天清晨百草园用美文.声音.故事和你说早安.一家人文书店,相伴读者二十年. 214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文 | 季如慕 · 主播 | 红叶 · 摄影 | 月儿 · 编辑 ...
-
晚慢读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看点 懂得尊重,赢来尊敬:懂得自重,赢来尊严. 一个人的宽容来自一颗善待他人的心,一个人的涵养来自一颗尊重他人的心,一个人的修为来自一颗和善的心. 眼里容得下别人的人,才能让人容得下他:懂得尊重别人的 ...
-
庐边闲谈:如何快速读懂一家公司?
各位求真庐的读者,大家好,我是独孤求真.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如何读懂一家公司.以上周大V质疑牧原为例,明显就是没读懂牧原这家公司,闹出了很多笑话. 在现在的互联网社会,我们可以很容易获得公司发布的财 ...
-
读春末闲谈提出三个问题?
读春末闲谈提出三个问题?
-
【琐事杂记】闲谈伤心,不如悦读养志
前几日与朋友闲谈,虽未煮酒.把酒,但论的.话的,也不仅仅是桑麻,偶尔总要涉及到一些天下大势(事).世上英雄. 世事伦回,闲谈总无法回避一些不平事.伤心事.看不懂的事,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有了对比.攀比 ...
-
《三国演义》最顶级的智慧,你若读懂,受益终身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作者:洞见·麟郎 在评论家的笔下,<三国演义>是一部经世治国之书,更是一部有情有义之书. 它讲述着家国大事,更蕴含着世道人心. 鬼谷子曾言:天地之化,在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