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阳明病治则方药总论1.阳明经热...

(0)

相关推荐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2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这一条也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前面的180条说了阳明病的病机是胃家实,那么阳明病的外在表现是什么呢?也就是病家身上热,老是出汗,外界 ...

  • 【三部六病 里部阳性病证】10

    一.里热证 里热证是里部机能兴奋温度升高. 里热证的形成或是外邪直接侵入里部,或是由于表阳病.枢阳病不解或误治传入里部而形成里热证.里热证是病邪的侵犯损害已到里部,邪正斗争的重心到了里部,而里部正气尚 ...

  • 伤寒论——少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少阳病总...

    伤寒论——少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少阳病总...

  • 伤寒论——太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太阳经证...

    伤寒论——太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太阳经证...

  • 伤寒论——少阴病治则方药总论少阴病的性质...

    伤寒论--少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少阴病的性质是全身性虚寒证.主要脉证为"脉微细,但欲寐".由于阳气衰微,营血不足,所以脉细,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睡,似睡非睡昏沉迷糊状态.治疗原 ...

  • 伤寒论——太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者为太阴病. 一.太阴病成因 太阴病成因其一为素有脾阳虚衰,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其二为三阳病误治,伤及脾阳,致脾虚不运 ...

  • 伤寒论——厥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厥阴病证型分类: a.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 ...

  • ▲伤寒论之厥阴病治则 方药 总论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 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 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一.厥阴病证型分类: a.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 ...

  • 《伤寒论》笔记81|阳明经热—白虎人参汤

    一八三."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汗,恶风,大渴而烦,舌上干燥,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阳明证分腑热和经热,腑热是 ...

  • 经方:白虎汤(阳明经热)

    白虎汤[原文]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斤,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伤寒金匮]1.伤寒,脉浮滑,此表有 ...

  • 下廉穴功效:疏泄阳明经热。主治:飧泄,劳瘵,小腹满,小便黄

    下廉穴功效:疏泄阳明经热.主治:飧泄,劳瘵,小腹满,小便黄 2021-06-04 01:16·牡丹养生堂 下廉穴 [所属经络] 手阳明大肠经 [功效] 疏泄阳明经热. [主治] 飧泄,劳瘵,小腹满,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