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少阴病治则方药总论少阴病的性质...

伤寒论——少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少阴病的性质是全身性虚寒证。主要脉证为“脉微细,但欲寐”。由于阳气衰微,营血不足,所以脉细,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睡,似睡非睡昏沉迷糊状态。治疗原则以扶阳育阴为主法。寒化则扶阳,宜温补法;热化则育阴,宜兼清热法。少阴兼表用温经发汗法;实热内结用急下存阴法。

一、少阴病本证

1.少阴寒化证

本证是少阴病过程中较多见的,其症状是: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治疗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宜四逆汤。若有身体痛,骨节痛者可选方“附子汤”,以祛寒化湿。若有腹痛,小便不利,浮肿者可选“真武汤”,以培土利水,下利者可选“白通汤”。

a、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苔白滑,脉微细者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附子 干姜 炙甘草

b、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炮附子 茯苓 白术 芍药 人参

c、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目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炮附子 茯苓 白术 芍药 生姜

d、少阴病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附子 干姜 葱白

2.少阴热化证

以阴虚阳亢和阴虚火热相搏二种为主。肾水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以制心火,导致心火独亢,心神不安,故心烦失眠;少阴阴液亏虚,不能濡润喉咙,则口燥咽干甚则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亏火旺之象。

a、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属阴虚阳亢,宜清热育阴的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黄连 黄芩 芍药 阿胶 鸡子黄

b、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用猪芩汤滋阴清热,分利水气。

猪苓汤: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

二、少阴病兼证

1.少阴病兼太阳表实证

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

a、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蜷卧,苔白,脉反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 炮附子 细辛

b、少阴阳虚,外感风寒,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或水病身面浮肿,气短,小便不利,脉沉而小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 炮附子 炙甘草

1.少阴病兼阳明里实证

口燥咽干,腹胀鞭满而痛,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宜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大承气汤:大黄 枳实 厚朴 芒硝

以上来源于网络,旨在弘扬中医文化,发扬国粹。仅供中医专业及爱好者研习,严禁自行使用。未经中医师icon辩证施方者后果自负!#夺冠20201# #头条健康# #健康科普挑战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