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少阴病治则方药总论少阴病的性质...
相关推荐
-
耕铭医轩|详解麻附细辛、麻附甘草汤兼谈“发热”之重要性
<伤寒论>第301条: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 ...
-
熏洗法
熏洗法是用药物煎汤,趁热在患部熏蒸.淋洗和浸浴,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适用于湿疹.荨麻疹.银屑病.内痔脱垂.外痔肿痛.脱肛.肛周湿疹等,疗效较佳. 我从201 ...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温经方剂类 2.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2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组方:麻黄18克.细辛10克.附子10克. 日剂三次服 先煎麻黄. 适应症:用于老人和体虚者以少阴表证为适宜年老体虚者的外感.肺炎有头痛.恶寒.乏力咳而脉 ...
-
伤寒论——太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太阳经证...
伤寒论——太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太阳经证...
-
伤寒论——少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少阳病总...
伤寒论——少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少阳病总...
-
伤寒论——阳明病治则方药总论1.阳明经热...
伤寒论--阳明病治则方药总论 1.阳明经热证治法:阳明经热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故用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石膏 知母 人参 粳米 炙甘草 ...
-
伤寒论——太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者为太阴病. 一.太阴病成因 太阴病成因其一为素有脾阳虚衰,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其二为三阳病误治,伤及脾阳,致脾虚不运 ...
-
伤寒论——厥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厥阴病证型分类: a.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 ...
-
▲伤寒论之厥阴病治则 方药 总论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 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 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一.厥阴病证型分类: a.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 ...
-
每天10分钟学习伤寒《伤寒论第83讲》少阴病里证
<伤寒论第30讲>阴阳两虚证(二) <伤寒论第31讲>炙甘草证 <伤寒论第32讲>栀子豉汤 <伤寒论第33讲>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第34讲> ...
-
每天10分钟学习伤寒《伤寒论第82讲》少阴病表证
<伤寒论第30讲>阴阳两虚证(二) <伤寒论第31讲>炙甘草证 <伤寒论第32讲>栀子豉汤 <伤寒论第33讲>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第34讲> ...
-
每天10分钟学习伤寒《伤寒论第81讲》少阴病纲要
<伤寒论第30讲>阴阳两虚证(二) <伤寒论第31讲>炙甘草证 <伤寒论第32讲>栀子豉汤 <伤寒论第33讲>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第34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