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至,仲夏始,这种食物最近要常吃!养心补血,益气健脾,全家更健康~

明天是入夏后的第三个节气——芒种,此时大麦、小麦等已成熟,需要急着抢收,晚谷、黍等农作物也要赶着播种,是农事最忙的时节。

芒种还标志着仲夏的开始,空气闷热潮湿,尤其是南方地区将进入“梅雨季”,人容易出现慵懒、疲劳、没精神等表现,就如谚语所言“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

那芒种节气都有些什么独特习俗?大家又该如何养生呢?

芒种节气不仅农事繁忙,习俗也非常多样。

安苗

古时在芒种节气,很多地方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都会用新麦面蒸发包,并把面揉制成瓜果蔬菜、五谷六畜等各种形状,再用各种蔬菜汁上色,作为供品以祈愿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煮梅

这段时间恰好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梅子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具有消除疲劳、生津止渴、开胃消食等功效,非常适合盛夏食用。不过新鲜梅子的味道实在太过酸涩,很多人无法接受,往往需要煮制加工后再吃。

挂艾草

芒种时湿热氤氲,蚊蝇滋生,再加上这个节气和端午相隔不久,因此家家户户还会在门楣上悬挂艾草,以驱赶蚊虫,辟邪驱毒。

芒种后气炎热、湿度增高,人的心脏负荷逐渐加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心主血脉心阳受损会影响血在全身的正常运动,从而易导致气短、乏力、疲倦、睡不醒、体力不济等症状。

此外,夏季在五行中与“心”相对应,所以在芒种节气之后,尤其要重视养心。

“红”色食物不可少

《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脏有五行,五行有五色,五色入五脏”,其中红色食物入心经,具有补益气血、促进血液生成的作用,最近可以适量多吃些。

赤小豆

相比于红豆,赤小豆的药用功效更强,尤其是祛湿作用更好,在补血养心的同时还可以健脾、利水、消肿,非常适合芒种时节食用。

益气养血赤豆粥

食材:粳米100克,赤小豆50克,桂圆肉10克,花生米10克

做法:食材清洗干净后一起煮制成粥即可。可起到补心安神、滋养气血的功效。

西红柿

西红柿具有生津止渴、去心火、健胃消食等功效。西红柿中富含的番茄红素能帮助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血管的氧化损伤;维生素P能强化毛细血管壁,保持及恢复毛细血管弹性

同时,西红柿还被称为“最好的防晒食物”,经常食用还有助于提高皮肤的抗晒能力,美白祛斑

醋蒜凉拌西红柿

食材:西红柿,醋,蒜,生抽

做法:西红柿洗净后切成片,大蒜去皮后捣成蒜末。把蒜末放在西红柿片上,再淋上适量醋和生抽,拌匀即可食用。

喝好“养心茶”

配方:党参10克,黄芪15克,茯苓15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

做法:把这些药材加水煎煮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党参、黄芪都是常用的益气养心药材,茯苓具有不错的健脾祛湿功效,肉桂可以温经通脉、补火助阳,甘草则能缓和这些药材的药性、调和诸药

常按“养心穴”

手屈起时靠近小指那侧有一条凸起的筋,它与腕横纹的交叉点就是“心”之要穴——神门穴的所在。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是心经之气出入的门户。在睡前用拇指掐按该穴位,左右手各按36次,有助于补益心气、安神降火、改善失眠问题,很多与心相关的病症都可以用此穴来帮助调养。

带上一个小荷包

配方:艾草,藿香,石菖蒲,陈皮,白芷,小茴香,薄荷,苏叶,薰衣草

这个去暑荷包配方是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主任王麟鹏带来的。夏季将这个荷包佩戴在身上,可以有效减少神志损伤,芳香辟秽,清心除烦

睡好子午觉

中午的11时~13时是心经当令的时间,这个时候小睡片刻可以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并能降低心梗、心绞痛等疾病的发病可能。有研究就发现,每周午睡1~2次的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能降低61%

另外,夏季养心还要注意避免熬夜。睡的时候最好不要对着空调风口,以免着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