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乱:改变南北对峙的局面的导火索

侯景之乱:改变南北对峙的局面的导火索

“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

——陈寅恪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

大背景

公元548年9月27日,即梁武帝太清二年秋八月戊戌,梁朝将领侯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要诛灭皇帝身边的几个弄权官员,于是在寿阳发动叛乱。

这时候梁武帝听到消息,丝毫不慌,十分淡定。他的梁国可不弱。五胡十六国后期,一统北方的北魏因为军镇叛乱,分裂成了东魏、西魏。南方则由他萧家统治,称为梁,一度还能北伐到洛阳。东魏、西魏、梁鼎足而立,被叫做“后三国时代”。

侯景只是一个从东魏逃来的胡族叛将,西魏都不想要他,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梁了。梁武帝倒是对他加以封赏,让他做了河南王。

▲可以看到梁的地盘最大,占据了富庶的南方

那待遇优厚的侯景,为什么要发动叛乱呢?

第一:梁武帝答应用侯景和东魏做交易

侯景原本是东魏的将领,占据河南一带。东魏掌权者高欢死后,权臣高澄管不住他。于是,侯景割据地盘叛变了,投向西魏。但西魏忙着内部改革,不敢要这样的军阀。侯景就投到了梁朝,进献河南十三州。

因为地盘,东魏和梁朝打了起来,梁宗室萧渊明被俘虏,侯景也战败逃到了寿阳,河南又回到了东魏手上。东魏要求用侯景交换梁朝宗室,梁武帝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谁都清楚,侯景一个反叛将领,再回去是个什么下场,侯景索性反了。

▲东魏、西魏、梁朝,三国鼎立

第二:向门阀士族求婚遭拒,让侯景怀恨在心

他进献河南有功,而且出身低,想求取王、谢家族的女子,攀个亲,提高身份,梁武帝好笑地摇头拒绝了。在他们眼里,侯景就是个北方投降来的胡族寒门。连侯景这样的将领都被轻视,平民子弟就更加困苦,却还要供养着门阀。

侯景因为被拒婚,恨上了王谢门阀,普通老百姓对门阀士族的剥削一样满心怨恨,他们世代享受特权,占据良田和奴婢,寒门却上升无望。侯景从寿阳起兵,准备渡江前往建康时,只有几百匹马和八千左右兵力,但是他攻建康时,已经有了十几万人。

侯景轻松拿下建康,执掌大权,号称宇宙大将军,连梁武帝都给饿死了,废立了几个皇帝后,自己坐上了皇帝的位子。胡族称帝建国,多半要和刘邦的汉朝想方设法拉关系,接续正统,侯景也是,国号称为汉。

▲之前的刘汉为匈奴人建立,也是第一个打着汉旗号的胡族

怪了,侯景一个叛将,自己的地盘都没有,部队却越来越多,还能长驱直入,盘踞建康城,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他懂军事,会笼络人心

侯景懂军事,他左脚有肉瘤,走起路来是半个瘸子,但是骑射厉害,依靠军功起家,能占据河南几十年。

他也懂收买人心,占据寿阳后,他取消赋税佃租,吸引力很多老百姓来投奔,围攻建康时,军纪严明,还下令赦免奴婢,传出了极好的名声,百姓纷纷来支援。皇太子萧纲募兵平叛,没有人报名,梁朝就调用囚犯,结果很多囚犯投奔了侯景。

▲简文帝萧纲剧照

第二:梁武帝昏庸,皇亲争权夺利,坐视建康沦陷

梁武帝做了48年的皇帝,对前朝和本朝皇亲的优待是历史上少有的。有人告发他的六弟萧宏可能是收藏武器要谋反,梁武帝去查看后发现是三十多间屋子的金银财宝,于是很高兴地说:阿六你生活太好了。然而,这些皇亲有别的心思。

临贺王萧正德帮助侯景渡江攻城,原本想借他的手当上皇帝,最后却被侯景杀掉。而其他皇亲打着勤王的旗号前来,只在城外徘徊。

这两个原因,让侯景能集结起庞大的军队,直冲建康,后来侯景都在梁武帝面前显摆说:“你看我都进城百来天了,谁肯来勤王啊?”

后来,荆州刺史萧绎反攻,派王僧辩等人击败侯景,一路攻到建康城,侯景带着十几个人坐船出逃,被部下羊鹍[kūn]所杀,尸体送到了建康后,老百姓都抢着吃他的肉。侯景之乱历时四年,终于彻底结束。

▲梁武帝过于支持佛教,济慈出家,也让造成了国库的空虚

为什么之前很得民心的侯景,轻松入城,现在会成了百姓痛恨的存在?

第一:富庶的南方被破坏

侯景得势后,在建康城烧杀破坏,纵容叛军,繁华的建康城化为废墟,百姓大概只有十分之一二在浩劫中活了下来。而在向其他地方进攻时,为了立威,他又大肆屠杀,江南完全衰败。

▲陈武帝陈霸先(503年—559年)

第二:士族门阀受到了打击,南方寒人和土著崛起

因为憎恨王、谢门阀士族,侯景对南方门阀士族的打击最剧烈,男子被屠杀,将女子丢入军营残害,门阀几乎覆灭。

而南方土豪趁机登上政治舞台,陈霸先是梁朝将领,就抓住机会,获得了这些南方小士族的支持,建立了陈朝。对于北方,尤其是西魏来说,这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西魏趁着侯景之乱,获得西蜀及荆州附近土地,实力大幅上升。而正是这个西魏,后来成了北周,吞并了北齐,差点完成一统全国的大业。最终是隋接替北周,彻底消灭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

▲北周坐收渔利,地盘大幅扩大

无论是和稀泥维持统制的梁武帝,还是造反之初很得民心的侯景,甚至是开局最强的东魏,最后形势倒转,正说明了成因亦败因,更要警惕优势变劣势。

【参考资料】《陈书·本纪第一·高祖上》《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梁书·侯景传》

【文】陆伯让

(0)

相关推荐

  • 梁国[南北朝时期政权]

    国号 梁天监元年(502年)由南齐宗室萧衍称帝所建,改国号为 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国号为梁.因为皇帝姓萧,又称 萧梁. 历史 梁朝初立 梁朝的建立者萧衍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 ...

  • 侯景起兵时只有8000人,为什么能将整个南朝梁掀翻天?

    南北朝是一段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大分裂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无论北朝还是南朝都频现各种乱局,连政权更迭这种大事也屡见不鲜.今天夜读史书就来与各位聊聊发生在南朝梁后期的"侯景之乱". 公元 ...

  • 南朝的落日——浅析梁武帝亡国的原因

    梁朝的灭亡不只是一个国家的灭亡,实际上是整个南朝的败亡.如果说东晋的灭亡证明了门阀士族在政治.军事上无法无限膨胀下去,那么梁朝的灭亡则说明门阀士族即使经济上也不能够无限膨胀下去.实际上说明了门阀士族并 ...

  • 饿死80岁皇帝、强娶14岁公主,涂炭江南:侯景之乱南朝咎由自取

    侯景是个烫手山芋,东魏驱逐.西魏不容. 唯独终日礼佛的梁武帝萧衍是个菩萨心肠,大言:得景则塞北可清:机会难得,岂宜胶柱. 究竟是塞北山河可清,还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引狼入室的南朝梁廷,终将自食恶 ...

  • 侯景之乱:梁武帝到底是老年痴呆还是聪明过头?

    本 文 约 48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从西晋末年开始,南北分裂两百余年,始终处于相对均势之中.真正打破这种均势.决定了南北朝由北方统一南方的趋势不可逆转的,是著名的"侯景之 ...

  • 侯景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侯景之乱(两晋南北朝)--梁武帝萧衍晚年一心向佛,临了迎来一个凶恶的强盗,败光了南朝所有的资本 战争概 述:公元548年八月,投降南梁的羯人侯景在寿春发动叛乱,大军迅速占领了梁都建康,围困台城(梁宫城 ...

  • 侯景之乱后的危急时刻为何是陈霸先脱颖而出,而不是王僧辩呢

    南北朝时期在经济文化方面基本上是南强北弱,尤其是到了南朝梁的时候,梁的实力远远大于此时的东西二魏,但由于晚年梁武帝萧衍太过于沉迷佛法,以至于朝堂混乱.此时叛逃东魏的野心家侯景的到来,梁武帝采取了接纳的 ...

  • 侯景之乱的前世今生

    一.侯景之乱的历史背景与前因后果. 南北朝中后期,北方的北魏王朝分崩离析.北方大地,东魏西魏并立.而两魏的大权,则分别由高氏(高欢)和宇文氏(宇文泰)把持,他们才是两魏真正的统治者.元氏的皇帝徒有虚名 ...

  • UC头条:侯景之乱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帝被饿死,皇子却忙着内战

    很多人都不了解侯景之乱,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后三国时代大背景 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后,遭到新任君主元子攸猜忌与防备,两年以后,元子攸设计诛杀权臣尔朱荣,后旋即被杀,宇 ...

  • 侯景之乱发生后,为何北方愈来愈强,而南方则愈来愈弱?

    公元548年,来到南朝萧梁避难的武将侯景因处处碰壁,屡屡遭到针对而心怀不满,并于同年发动了叛乱,也就是侯景之乱.由于梁朝事先并未想到侯景会再度叛主(侯景在归降前曾经是东魏的武将),于是一直在平叛过程中 ...

  • 侯景之乱大结局!

    上一篇说到侯景攻克了南梁的宫城,故意饿死了梁武帝,又控制了简文帝这个傀儡,并且强娶了简文帝(简文--建文,这明显不是一个吉利的年号,还都在南京出问题,说明明朝开国,高水平文化人实在太少,本来就不该用一 ...

  • 侯景之乱 既得利益集团的最终归宿

    公元548年十月二十四日,梁朝的都城--建康,即将被城外黑压压的大军给攻破.而在城内的门阀士族们,则战战兢兢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因为,士族们知道,城外指挥攻城的,不是别人,正是曾经被他们羞辱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