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相关推荐
-
《论语》求知|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 (1)道:杨柏峻先生认为,"道&quo ...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浅说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通导,导向.政:政令.齐:约束.刑:刑罚.免:避免犯错.格:修正.改正自身问题,让言行趋近于善. 译文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是导向,政就是政令的意思.我们做事情下达政令,如果有人触犯就会用刑法和惩罚的方式来约束,这个时候所得到的结果:人们虽然知道了自己错了,却不会生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68
第四卷治外篇 A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B 现代汉语 善于使用谋划的人,不用武力,那是他的 ...
-
再读《论语》:为政第二.3
再读<论语> 为政第二 三 子曰:"道之以政(1),齐之以刑(2),民免而无耻(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 [注释] (1)道之以政:道,同" ...
-
论语:道之以政(2—3)
孔子反复强调政德,认为政令.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而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高明,既能使人守规矩,又能令人知羞耻.孔子列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德治的重要性. ...
-
19.思想品德课让世人知羞耻
19.道德教育培养百姓羞耻心.mp36:22 来自好巴巴开讲啦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这段话讲的是,要想管理好一个国家,是靠 ...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执政者)用政治手段来治理,用刑罚来整顿,人民只求免罪,不会有廉耻之心. 赏析 这是讲"仁政"在治国理政中起到治标.治本的双重作用.即,不但能 ...
-
教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继续学习<论语·为政>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释义: (1)道,导也. (2)政,从攴从正,"正& ...
-
《子曰德鲁克》第十六讲:有耻且格
有耻且格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第3) 德鲁克对曰:"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待业经营得好坏,慢 ...
-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圣经.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说,是如何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境界的学说.而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关键的是处理好两对关系,一 ...
-
战争的艺术:为将之道 《九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氾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
<九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氾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孙子说:大凡是用兵的法则,主将接受国君的命令,动员组织民众编制成军队出征,在难以通 ...
-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原文]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翻译]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而吝啬的话,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