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相关推荐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释义: (1)道,导也. (2)政,从攴从正,"正"是光明正大,攴( pū)敲 ...
-
语音版《孝经》赏析(2)开宗明义章第一
<孝经>赏析(2)开宗明义章第一 各位网友,<孝经>第1章,定名为"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地指明了<孝经>的宗旨和孝道的义理,是<孝经> ...
-
《论语》求知|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原文] 2·3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 (1)道:杨柏峻先生认为,"道&quo ...
-
论语:道之以政(2—3)
孔子反复强调政德,认为政令.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而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高明,既能使人守规矩,又能令人知羞耻.孔子列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德治的重要性. ...
-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诗解1反身而诚知耻自得
题文诗: 孟子有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天性, 则知天矣.存其童心,养其天性,所以事天. 夭寿不贰,修身俟之,所以立命,莫非命也, 顺受其正;故知命者,其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其真情,正道而死,正 ...
-
再读《论语》:为政第二.3
再读<论语> 为政第二 三 子曰:"道之以政(1),齐之以刑(2),民免而无耻(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 [注释] (1)道之以政:道,同" ...
-
19.思想品德课让世人知羞耻
19.道德教育培养百姓羞耻心.mp36:22 来自好巴巴开讲啦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这段话讲的是,要想管理好一个国家,是靠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自己证悟道才能称为闻道.听到一个道理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不停地去实证,证悟到了才能称为闻道.我们经常会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志于道”,士在古时候是指立志于学道的读书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士的含义又演变为有技艺或有某种志向的人。我们说战士、勇士、护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志于道",士在古时候是指立志于学道的读书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士的含义又演变为有技艺或有某种志向的人.我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党就是类别的意思,人通常所犯的过错过失,都是源于自己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思维方式,接受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我未见好仁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富与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就是喜欢,恶就是厌恶讨厌.仁者是不偏私的,没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为美",当我们时刻安住于仁,内在才是美的.里仁为美这四个字很好地阐述了仁的作用.我们一定是自己实证过才能真正体会到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是贫困之意,如果一个不仁之人,不能长久地安于贫困之中.我们先举例 ...
-
虚空先生浅解《论语》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说如果居上位的人不懂得宽容:在做事情的时候,该行礼时内心没有恭敬之心:当遇到丧事,遭遇到变故之时,没有悲哀的情绪,我怎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