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私奔”“惜别”(二)——《西厢记》结尾之探讨
相关推荐
-
哈钦:结局的叙事化:歌剧作为叙事
.音乐是否不仅仅将叙事性(narrativity)作为一种隐喻来使用,而可能本身就是叙事作品?这个问题,在大约十年前的一些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上,曾引发过一场论争.因为参与当时论争的弗雷德·茅斯(Fre ...
-
“团圆”“私奔”“惜别”(三)——《西厢记》结尾之探讨
肖旭 (二) 由于戏曲兼顾不同层次的观众,再加上艺术家.艺术手段.创作主题与意图的不同以及他们审美情趣的独特建构,于是就在同一题材.同一故事中,翻出了样式繁多的诸如团圆.惜别.私奔等结尾类型,这反映出 ...
-
“团圆”“私奔”“惜别”(一)——《西厢记》结尾之探讨
肖旭 [关键字]西厢记 剧本 改编本 戏剧结尾 团圆 私奔 惜别 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在王实甫作<西厢记>之前就已经流传五百多年.唐代诗人元稹曾写过唐传奇小说<莺莺传>( ...
-
“京剧二树”——杨永树演唱《西厢记》、陈万树演唱《春闺梦》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北京杨永树演唱<西厢记> 天津陈万树演唱<春闺梦>
-
我的大姐二姐——记中秋佳节回家团圆
文/冯爱平 农历庚子八月十五,清晨天气阴沉,细雨蒙蒙,淅淅沥沥.吃过早饭,携全家四口回老家过中秋节,和父母吃顿团圆饭. 汽车在邢和公路上疾驶,一路上车辆不是太多.远处一片雾蒙蒙的,路边平时好看的风景都 ...
-
【连载】张派艺术论(6)---【张君秋独创剧目的艺术技法和审美】之二:《西厢记》
作者简介: 唐义刚,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 18岁时在安徽师范大学讲授<京剧艺术赏析>八堂课程. 1998年迄今在<中国京剧><中国戏剧>以及网络发表戏剧评论文 ...
-
粤剧电影 西厢记 1956
粤剧电影 西厢记 1956
-
连环画《西厢记》作者罕见底稿曝光
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无论从创作量还是发行量都达到了一个巅峰,那时国人的整体教育水平亟需提升,而连环画图多字少,通俗易通,还能提高审美情趣,就作为普及和推广文化知识的重要形式,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 ...
-
国画 | 风月秋声西厢记
今天要给小伙伴们分享的,是一组清代画册,名为<风月秋声>.<风月秋声>为清代画家费丹旭的作品.全册共含十二幅,描绘的主题是元杂剧西厢记的故事.费丹旭(1802年1月29日-18 ...
-
《西厢记》语言上的成就
文/肖旭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一向是为人所称道的,明代王世贞在<曲藻>中称<西厢记>北曲"压卷"的作品,也有人说<西厢记>的语言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