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邓铁涛:中医并非落后,而是跑得太前了,所以西医看不懂

中医是我国最传统的一门医术,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诞生,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成熟,所以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而在西医还未流入我国之前,中医其实并不叫中医,而是根据各病症来称呼,比如食医、疾医、疡医等几种分类。

东汉末年,出了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他就是张仲景,早年,他游离四方,因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发生过大小多次疫病,张仲景为救济百姓,积攒经验,四处为灾民们看病寻药,后来经过数十年的辛苦和经验,他写下了一本《伤寒杂病论》的经典名著,历代史学家和医学家都认为,这是一本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影响光辉的医学典籍,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清代医学家曾评价说“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意思是指,不明白四书的人,不配称为文人,而不懂《伤寒论》的人,不配为医生。后来这本书一度流传海外,受到西方国家医学界的推崇,从近代开始,不下签名中外学者,医学家都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进行过研究和整理。

根据记载,张仲景在编著这边书时,毕竟编著了《辩伤寒》,还有《疗妇人方》,《五藏论》,只是可惜的是,这些书卷早已丢失,不然,对我国中医学上又将是一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逐渐被西医取代,在很多人看来,西医的治疗方法会更快速和有效,而中医不仅时间缓慢,还没什么效果。

关于这一点,我国一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表示:中医不是落后,而是太超前,所以西医看不懂,就连大多数中国人也看不懂,正是因此,所以才会被取代。事实正是这样吗?邓铁涛是谁,他又为何这样说呢?

1916年,邓铁涛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从小就接触中医学,1931年,16岁的邓铁涛考入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37年,他从专科学校毕业,后来,邓铁涛留校担任教务主任,凭借自己的奴隶,他一路上升到学院教育处的副处长,副院长。1962年,邓铁涛以小有名气,广东省政府授予他“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979年,邓铁涛再度获得广东省老中医称号。

这在当时看来,是多大的荣耀?虽然我国中医医师不少,但是能够评上老中医称号的,却并不多,而他却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1990年,已经74岁高龄的他,被评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几年间,邓铁涛一度获得无数荣誉和称号,2005年,他还被评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就是这样一个低调又具有权威性的老中医,在大家都质疑中医落后的情况下,站出来表达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中医学的深奥程度,要远比西医多得多。西医是起源于西方国的医学体系,它取决于人体的外表,也就是生活方式,心理,情绪变化,以及饮食等状态,但是中医不一样,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又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为标准来定义人体构造,从结构上来说,要更为贴切。

中医是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得来的医学理论体系,通俗一点就是,它承载了我国古代医学家们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但是西医则更为直接,所以两者相比起来,中医说蕴含的理论知识就要更为深奥,就连邻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地的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逐渐加快,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研究中医和使用中医那套理论知识来治病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医会“落后”的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