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易经研究(2)——卜筮

(0)

相关推荐

  • 卜筮| 谈一谈术数中的“卜”和“筮”?

    "卜"和"筮"是中国历史产生最早的两种术数活动.后来"卜筮"成为一个合成词,代表一切占卜活动. 中国最早记载占卜的资料,是出土的商周时期刻有 ...

  • 《易经》是古代的筮书。我们不禁要问古人为什么盛行占卜?

    <易经>是一部筮书,是上古时代从事卜筮工作的卜师们通用的工具手册.对于这个观念很多学者并不持异议.上古时代卜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很多的人去从事和研究,官方也设立了专门的官职来从事它.这 ...

  • 第五十五蹇卦提要

    蹇卦内卦是艮山,外卦是坎水,是秋分到立冬之间第六个八分之一时段.初二爻在霜降时刻之前两个二十二点八小时时段,三四五上爻在霜降时刻之后,约四个二十二点八小时时段.这一时段,北温带地上开始结霜,不再是露水 ...

  • 八卦源流小考(下)

    最早的八卦即传说的伏羲八卦一定不是用来占卜的,因它诞生的那个时期正是我国母系社会的末期,是汉字的萌芽时期,只能被看作早期文字的滥觞(或许这八个卦象就是最早的八个汉字).所以最初的八卦只能是记载了八种和 ...

  • 始一终九

    ​天地至数,始一终九 三而三之,人类必究 重阳说"九"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又被称之为"重九节" 这个日子有两个"九" ...

  • 易卦爻辞经过100万次以上卜筮验证,只要心诚问事可供行事参考

    只要依据合理的推理,就可以知道易经爻辞极有可能是经过100万次以上的占卜,同样的事件大量地集中于某爻,巫师每次根据占卜结果修改笔记,最终于商末西周时期定稿,全世界应该只有易经这一本有经过百万次以上的验 ...

  • 魏氏易经研究(10)——阴阳五行

    一.阴阳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源自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它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古人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 ...

  • 魏氏易经研究(9)——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古人认为,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在地上,但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易道广大,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 ...

  • 魏氏易经研究(8)——六十四卦排列顺序及分宫变化推演方法

    一.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 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目前见到的有两种:一种是通行本<周易>,以<易传·序卦传>为依据,按上.下两经排列,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它的记忆歌诀是: 乾坤 ...

  • 魏氏易经研究(7)——《易传》在易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笔者在第一节讲过:<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本是卜筮之书,符号深邃莫测.文字古奥艰涩.含义随时代演变.内容到春秋战国时已不易读懂: ...

  • 魏氏易经研究(6)——《周易》六十四卦体例浅析

    体例是指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的体例大致相同. 一.与六十四卦体例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爻 爻是组成卦画的基本符号,有"作用相交织"的 ...

  • 魏氏易经研究(5)——周易预测浅析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的人都会有疑虑,有了疑虑就想找一个自己最信任的人帮助分析预测,给自己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供自己决策借鉴.周易预测则是这种方式在现实中更加专业的表现,它能使求测者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种抚慰, ...

  • 魏氏易经研究(4)——易学的分期

    上节讲到:"易学"指汉朝以来,经师.学者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流派主要有"两派六宗".根据各派各宗在各个朝代研究易学侧重点的不同和产生的影 ...

  • 魏氏易经研究(3)——《周易》的传承与易学流派

    笔者在第一讲中讲过,从成书过程来看,<周易>的演变经历了数千年,显然不是出于一人之手.所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者,即是指:上古时期伏羲画八卦:中古时期文王推演出六十四 ...

  • 魏氏易经研究(1)——《周易》的产生

    据史料证实,在<周易>产生之前的上古时期,就有<连山易>.<归藏易>.有学者认为:<连山易>是夏代的<易>,因以艮卦为首,艮为山,故取名&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