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老早住了八仙桥,侬呢?

大概真额是年纪大了,闲来无事,就会想想老早小辰光好白相额事体,做梦也一直会回到小时候老房子里。

今天,就想聊聊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八仙桥。

▲曾经的八仙桥地图▲

八仙桥是哪里?

现在小朋友可能已经不知道这个地名所指的地方了,那时候的八仙桥,说的是淮海路靠近金陵路这块区域。

度娘上写的比较具体:东起西藏南路,西到普安路。北起宁海西路,南到淮海中路。

▼八仙桥地区换算成现代地图▼

老早上海闹市中心范围比较小,八仙桥夹在以前的南市区、法租界、英租界之间,离人广相当近,应该算很市中心了。

吾老早就住在柳林路,落实到最具体的位置,就是现在的金钟大厦。

这条路小时候就这么宽,现在还是这么宽。只是两边的建筑从石库门老房子,变成高楼林立。

弄堂记忆

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弄堂

属于我的弄堂

那条弄堂,很窄,大概只容3个人并肩。它只是一条道的弄堂,中间并没有岔路。弄堂的前门在柳林路上,弄堂后门通到龙门路淮海中路。

从前门进去,右手一排,是房子的正门,老石库门的拱形门头,黑黑的大门。进去,是别人家的天井。

(图片来自网络)

左手边的一排,是房子的后门,一个个黑黑的小门洞。其中一个门洞进去,是我家。

(图片摘自高球乖宝宝博客)

公用水斗

后门这排,一路过去都是自来水斗,还有一排很宽的阴沟,底楼的人家洗菜洗衣服,刷马桶……用水的事情都靠这些水斗。

为了防止路人或别人家偷用自家水,有人还会用一个铁罐头,挖个洞,挂个锁锁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

冬天怕水管冻住,就会用厚厚的棉花、塑料纸包起来。碰到零下的天气,如果水龙头滴水,一夜之后,早上起来会发现水龙头流出的水变成一条冰柱。

(图片来自网络)

小便池

走到弄堂中段,有一个没门的小房间,那是男人小便专用的小便池。边上也有化粪池,也承担了一弄堂人倒马桶的重任。

上图属于比较简陋的版本

(图片来源见图)

每次路过,如果大人在旁边,都会让你别过头,但其实我每次都很好奇,一个人走过的时候会偷瞄。

那时候卫生设施落后,家家户户用的都是马桶。男的小便比较方便,所以白天都会去小便池解决,以免马桶满的太快。

马桶

说起马桶,也是一道风景。早上,一弄堂的人声鼎沸——倒马桶刷马桶,马桶刷子是竹篾的那种,超硬,刷起来咵嚓嚓地一片响。

早上倒马桶倒痰盂的那一刻,是清晨的第一场社交,阿姨妈妈们在一起边刷,一边完成一场唤醒大脑的八卦。如果哪家是男人来倒马桶,会被夸为好男人。

老房子记忆

我们都在老房子老记忆里长大

70度木楼梯

好了,现在带侬去弄堂老房子里厢看看。

走进后门小门,一条伸手不见五指的小走廊,通到底左手边,就是楼梯。

这个楼梯大概有6、70度,小朋友基本上要手脚并用爬上去。

(图片来自onlyone新浪博客)

有一次,阿爷带我出去兜白相,我下楼梯太兴奋,一脚踩空,直接坐着滑下去了,跟坐滑梯似的,也没受伤,站起来嚎两嗓子,又玩去了。

这个长楼梯上去,是两楼亭子间,因为只有一间很小的单间,一般性是没孩子的两夫妻住。

再往上走三楼,就是我家了。

(图片摘自网络,作者不详)

欢迎光临马桶间

上三楼头一个迎接你的,不是客厅大门,而是一堵一人高的白墙,白墙背后,是马桶的安身之所。那时候没有卫生间,就在楼梯间里砌堵墙,保证上厕所的隐私,但味道还是开放的。

从前每家每户都少不了的好伴侣

(图片转自ET猫新浪博客)

木地板 小心漏水

老房子是全木质的,地板踩上去会嘎吱嘎吱响,住久了会练就绝技,能清楚知道家里哪块地板会响,哪块不响。

你问知道这有撒用?趁大人睡觉偷溜去玩的事情没做过?

(0)

相关推荐

  • 夏衍在上海的旧居

    从1930年的虹口唐山路业广里到爱文义路普益里,再到南京西路静安寺重华新邨,最后到乌鲁木齐南路178号院,夏衍一家在上海住了近三十年,是不折不扣的老上海,他在上海结婚生子,他的第一个正式的家在虹口. ...

  • 武进路老房子要动迁了

    武进路鸿安里 武进路铁路法院 这是弄堂口小皮匠摊头 武进路413号前门 出身地-413号后门 里面的扶梯 门口洗莱, 把后门一关,夏天就在这里洗澡 这是灶片间-客堂间人家用的 这是老妈烧饭的地方,后门 ...

  • 卫生间马桶便池里存水太多溅屁屁,原来可以这样调节很简单

    卫生间马桶便池里存水太多溅屁屁,原来可以这样调节很简单

  • 漫谈八仙桥

    八仙桥是上海的一个地名,这不是一条街,也不是一条弄堂,而是一块区域,这个区域就是现在西藏南路.淮海路.金陵路.龙门路.延安路这一块围绕起来的地方,当时在20-30年代属于法租界,是一般平民寄居的地方, ...

  • 家住打浦桥

    看懂上海 2015-10-10 和"大柏树"相比,"打浦桥"要更为人熟知. 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一篇报道<打浦桥时尚与繁荣并存>--估计这位记者不 ...

  • 《广州棋坛六十年 》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杨北谢夜战八仙桥

    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杨北谢夜战八仙桥 杨官麟自一九五一年访沪之后,每一年都挟艺北行.一九五二年秋,上海棋坛南.北将星同聚,杨官麟和谢小然掀起了八仙桥战役. 谢小然,河北人,一九一0年生,是首都象棋名家, ...

  • 梦回上海1993之八仙桥 颇有恍如隔世之感

    八仙桥片区位于金陵中路.龙门路.永善路交会路口及其附近,即以八仙桥菜场(金陵菜场)为中心的周围一带.现你我跟着秦兴培先生的镜头,闲逛20多年前八仙桥.每到一处路口街角,颇有恍如隔世.梦回故里之感... ...

  • 老上海:八仙桥(1)

    (图片.文字来源:食砚无田城市影像) X 1914年,周泾被填平,辟筑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洋泾浜填平,修筑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1917年之后,原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上的八仙桥一并拆除.这一 ...

  • 【老上海痕迹】八仙桥的众生相

    1917年法租界公董获悉黄楚九与"新世界"股东不和,意在另外择地搞一个"大世界",便提供大量的优惠,鼓励黄楚九进驻法租界,前后只用了七个月就完成了开工.各种娱乐 ...

  • 【沪说】仍是赏春时:淮海公园、“八仙桥”与八仙桥公墓

    [沪说·第四十五期] 戊戌·谷雨刊 "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笔者所在的北美小城,本周一又遭到一场大雪的侵袭,这是我遇到过最冷的四 ...

  • 【怀旧】漫谈八仙桥

    八仙桥是上海的一个地名,这不是一条街,也不是一条弄堂,而是一块区域,这个区域就是现在西藏南路.淮海路.金陵路.龙门路.延安路这一块围绕起来的地方,当时在20-30年代属于法租界,是一般平民寄居的地方, ...

  • 吴江路,老早以前叫斜桥弄。

    今天路过吴江路,路的一侧在改造中,新一轮的店铺升级进行中.今天我们来追溯下吴江路的历史. 吴江路旧称斜桥弄,是位于南京西路南侧的一条小路,东起南京西路青海路口,西迄茂名北路,全长约560米.本来,吴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