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和脉诊不符合,以谁为重?----沈绍功

(0)

相关推荐

  • 老中医讲透舌诊之淡白舌舌象高清图谱解说(四)

    老中医手把手教会你如何通过观察舌头变化,有病早知道,这些都是本人几十年的临证经验总结,舌图大多来自临证病人,也有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青紫舌,今天同大家一起来学习淡 ...

  • 【老中医教你舌诊:薄白苔 厚白苔】薄白苔...

    [老中医教你舌诊:薄白苔+厚白苔] 薄白苔 舌面上薄薄分布一层白色舌苔 透过舌苔可以看到舌体者   厚白苔 苔色呈乳白色或粉白色 舌体被舌苔遮盖而不被透出   本色,最常见的苔色,厚,薄之分 其它各色 ...

  • 中医诊断学——舌诊,脉诊,按诊速记

    一.舌诊 (1)舌诊的内容①望舌质(舌体):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②望舌苔:望苔质.苔色. (2)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位置正中,台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3)望舌质(体) ...

  • 乙肝患者的舌诊和脉诊,有什么特点?

    我们在乙肝的诊治中必须重视舌诊与脉诊. "有诸内,必形于外", 舌象.脉象, 能够反映机体生理.病理上的细微变化. 察舌质.舌苔以及舌下络脉,可以直接反映人体津液的盈亏与脏腑阴阳的 ...

  • 掌握舌诊、脉诊的方法,看病快、疗效好!

    舌诊 中医辨证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其中关键的弄清后四个字就行,虚实寒热. 前四个字太虚不好把握,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可以举一大堆症状和现象,归之为一,推之为干,握者,难也. 不如望舌,舌质红即可断为热 ...

  •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诊断学之切诊、舌诊、脉诊

    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 ...

  • 沈绍功全科治要讲座(三十六):服从临床,脉学宜粗,舌诊宜简

    脉学宜粗     中医脉学宜粗分,不宜细分.     怎么分?     浮沉要分.浮脉和沉脉,这个表证和里证不一样.     迟数要分.迟脉和数脉要分,迟是寒证,数脉是热症.     虚实要分.虚要补 ...

  • 脉诊及脉诊仪的研制

    对西医而已,通过脉诊来看病属于不可理喻的事情.每一次我和同事说我在研究中医,他们都开玩笑的伸出手腕说,"来,搭下脉",言下之意就是中医有本事告诉我有啥病.我只好很没有面子的讪讪离开 ...

  • 姚梅龄教授讲中医脉诊 中医脉诊 第10讲 涩脉

    姚梅龄教授讲中医脉诊 中医脉诊 第10讲 涩脉

  •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舌诊

    舌诊要看舌尖.舌中.舌根.舌的两边和舌下脉络五部分.舌尖主心肺,舌中主脾胃,舌根主肾脏,舌的两边主肝胆,舌下脉络看是否曲张,是否有淤血.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广告 临床上,有实证 ...

  • 【脉诊】--脉诊定性、定位、定量、定势的意义

    民间医学网笔录 国学文化太美 今天 生病了其实是身体告诉自己最近有些不好习惯对身体有影响了! 好习惯可以让自己身体快速恢复和益寿延年! 01 - 脉诊--定性.定位.定量.定势的意义 脉诊,首先用于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