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军名将,跟开国上将同名,在淞沪会战中壮烈殉国
相关推荐
-
【每天老照片】--9382-- 他毕业于黄埔,牺牲于淞沪会战,他的儿子受邀参加“九三”大阅兵
1955年将帅授衔时,有一位独臂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就是贺炳炎.然而,在国民党的军队中,也有一位名叫炳炎的将军,他就是抗日英雄蔡炳炎中将. 蔡炳炎,原名蔡丙炎,因五行缺火改名炳炎,1902年生于安徽 ...
-
淞沪会战中,王敬久麾下的一个传令兵,后来成为开国少将
王敬久是谁?他是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国民党将领.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战场,在中原战场,王敬久是陈粟大军和刘邓大军的一个劲敌.此人后来去了台湾,最终死在那里. 客观地说,王敬久也是一位抗日名将.1937年, ...
-
刘伯承差点被国军俘虏,开国上将吓出一身冷汗
昨天介绍了陈毅去跟刘伯承会面的故事,一路上虽然惊险不断,但好在陈老总吉人天相,有惊无险. 其实就在前一年,刘伯承也经历了一次远行,比陈毅的经历更凶险百倍,差点被国军俘虏,把负责保护他安全的猛将杨勇都吓 ...
-
一代抗元名将李庭芝:死守扬州,宁死不屈,壮烈殉国
李庭芝(1219~1276年),字祥甫,随州(今湖北随州)人.南宋名将.李庭芝出生的时候,在他家的屋梁上生长有灵芝,同乡里人聚集观看,以为是生男孩的吉祥之兆,于是以它作为名字.他少年时特别聪颖,每天能 ...
-
国军淞沪会战为什么惨败?指挥体系叠床架屋,效率低下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因为按照列强调停最后达成的协议,日军和其他列强都可以在上海驻军,但中国不能在上海驻军.但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华企图已经无可掩盖,所以中国必须要有所准备,于是在1933 ...
-
《八佰》背后的淞沪会战,国军为什么一败涂地?
淞沪会战之一
-
国军淞沪会战为什么一败涂地?将士很勇敢,统帅部始终有幻想
从国军方面来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主要影响就是,国军提前做了准备,防备日军突然袭击,并提前悄悄勘察地形,选择阵地,并构筑工事,又将当时国军最精锐的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和三十六师配置在苏州.无锡一带,随时可 ...
-
淞沪会战殉国的14位国军将领
淞沪会战历经三个月,国民政府先后投入148个师和62个旅共计80余万的兵力参战,日军投入8个师团又2个支队共计20余万人. 三个月的战争,国军伤亡惨重,伤亡就29万人.国军阵亡将军名单如下: 1.黄梅 ...
-
最年轻的开国上将,14岁当连指导员,至少给七位名将当过政委
在军队中,部队长官和政委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可以说明.1930年,肖华担任红四军特务营三连指导员.当时他只有14岁,当然还是一个娃娃.三连连长是一位旧军官,30多岁了. 上任伊始,肖华主动 ...
-
开国上将刘震:四野第一名将40岁授上将,3个儿子出了2个将军
在党领导下经历过万里长征的工农红军队伍共有四支,中央红军资历最老.战力最强,后面改编为红一方面军.而红二十五军的实力最弱,人数最少,在长征之前仅有2000多人.但就是这样一支被称为最弱的红军队伍却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