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画报上侵华日军9.18的罪行自证 早有预谋一动全动
相关推荐
-
铭记东北十四年屈辱历史的开始———九·一八之夜
"九一八"之夜 1931年9月的东北,凉意已深.18日夜,一轮满月高挂于清澈的夜空,皎洁的月光轻抚着东北的黑土地,大地泛着霜白的宁静. 沈阳(原称奉天)城北约4公里处,有一座名为北 ...
-
日军眼里的“女童子军”,牺牲前镇静自若的微笑让日军胆战心惊
1938年的一天,一帮日军将一名女战俘押到和县大西门附近的刑场上准备对她行刑,女战俘看着正在被日本人疯狂屠杀的同胞心中不免有些难过. 不过这种难过很快消失,因为她也即将和他们一样会被杀害:牺牲前,这名 ...
-
1938年:沦陷与抵抗
本组图片为1938年日军进攻潢川(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中部)时,日军的随军拍摄的老照片. 本组照片登录在日本当年国内发行的军事画报上. 日军在潢川城西门上欢呼胜利 日军突破城墙 1938.9潢川南北 ...
-
918事变老照片:东北军被命令不准抵抗,图8日军占领张学良的帅府
1931年9月18日 农历八月初七,距离中秋佳节还有8天,也就是那一晚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声巨响传来,惊天一爆,炸碎了无数个家庭,正翘首盼望的团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 ...
-
「沈阳掌故」“九・一八”事变与炸弹碑
作者:牧笛 1938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为了炫耀他们以武力侵略中国.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的所谓"战功",在沈阳市郊陵东乡柳条湖村建立了一个" ...
-
王铁汉将军打响了第一枪,他还是无法违背东北军整体不抵抗的策略,只能跟随部队撤退,眼睁睁看着日本人占领了他的家乡
当时,面对日军的挑衅,上级下达的是不抵抗的死命令:"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并下发到了各个团,王铁汉将军也接到了这个命令. 1931年的&q ...
-
还原尘封的历史!“九·一八”事变当夜战略要图公布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辽宁省档案馆对外公布了一些馆藏珍贵档案,还原了那段尘封的历史. 这是由日本关东军参谋本部绘制的<九一八之夜日军驻奉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进攻北 ...
-
惨遭日军劫掠的杭嘉湖地区 日本画报上称美丽如画
1937年11月,日军第10军11万人在上海派遣军和第3舰队的配合下,在杭州为登陆,直扑杭嘉湖地区. 日军杭州湾登陆以后,对中国军队的右翼造成了巨大威胁,为了挽救战局,中国军队组织了杭州湾北岸和太湖南 ...
-
南京落入日军铁蹄两周年时日本画报上的虚假宣传照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随后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同时南京也就此落入日军铁蹄之下长达8年之久.(日本画报上刊登的玄武湖初冬时游人泛舟照) 1939年南京沦陷两周年之际,日本画报刊登了一 ...
-
难得一见:日本画报上的辛亥革命(图)
题记: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见于日本画报,尚不多见.
-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抗战时日本画报上的中日亲善照
一战以后,随着摄影技术和印刷业的发展,摄影与杂志有了一个可以相互配合的基础. 在杂志上开始使用照片来进行配图,以照片为主要传播形式的画报开始出现. 日本在1921年出现了第一本摄影画报<朝日画报 ...
-
50年代日本画报上的失足妇女 昼伏夜出在路边与客人纠缠不清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被美军占领,当时日本为了服务美军建立起了一大批专门的慰安场所.这一做法虽然解决了美国大兵们的生理需求,但却导致军心涣散,疾病缠身.而罗斯福夫人前往日本访问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对 ...
-
日本妇女送给侵华日军的慰问袋里都装了些什么?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曾组织妇女大规模向前线的侵华日军邮寄慰问信和慰问袋,以鼓励日军在中国战场大肆杀戮.在9.18事变后很短的时间里,日本就征集了300多万个慰问袋送往了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后这个数字更是无 ...
-
日本画报上在淞沪死伤的中国军人 最后一张怒了!
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1.28淞沪抗战还是8.13淞沪会战,都具有举足轻重,不可磨灭的意义.两次淞沪战役,中国军队与中国军人都用自己的顽强与勇敢,给了妄图以蛇吞象的日本侵略者迎头痛击. 在淞沪会战中受伤 ...
-
侵华日军的首领冈村宁次,为何在日本投降后,没上军事法庭
二战早已结束,可是应该为这场人类浩劫负责的人,却并没有全部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们安然无恙,甚至连审判都躲过了. 冈村宁次,侵华日军的主要带领者之一,多次对八路军和敌后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烧杀掳掠,干了 ...
-
侵华画报上不知亡国的平津妇女 日本人刻意营造的虚假平和
1938年1月10日出版的日本侵华杂志<支那事变画报>第50期间中以<新春明朗--北支的平和新风景>为题刊登了一组照片,主要通过所谓的"日支妇女联合会"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