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只卖1锅汤,却把店开到了美国,上座率高达1200%,它凭啥?
来源:电商观察网(ID:guancha5)
作者: 魏无忌,本文经授权转载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直接表现就是“吃喝玩乐”市场的火爆,其中,“吃”首当其冲。
近年来餐饮市场的火爆吸引了无数商家的入局,他们有着各种奇思妙想的创意,新概念层出不穷。
互联网的便捷让那些各具特色的餐厅,在每个人眼前绽放又瞬间凋零,由此催生出网红餐饮。
在这些网红餐饮中,有些靠着明星积攒的人气,有些以热播剧主题为噱头,它们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
但也有一些餐厅,它们本身有着线下的基础,再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让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的提高,甚至火爆。
牛三哥洛阳牛肉汤就是这样一家餐厅,它把一碗牛肉汤做成了连锁品牌,门店开到了海外,上座率可达1200%,顾客甚至愿意排队一小时。
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呢?
餐饮老炮再次出发
牛三哥的创始人叫马三杰,河南人,牛肉汤在河南很受欢迎,是他从小吃到大的食物。
但是往往熟悉的味道就会让人觉得普通平常,马三杰在餐饮界摸爬滚打了近30年,却始终没有开过牛肉汤店。
2001年,马三杰成立了“北京天才餐饮投资公司”。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天才餐饮旗下拥有峰尚圣宴、集天味道、沸腾野话、穿行1516、小舍咖啡、黔道火锅等餐饮品牌。
到了2012年,天才餐饮的产值已经超过了1亿元,但马三杰仍不满足,他有自己的商业梦想,想做出一个人尽皆知的品牌。
于是,他继续向餐饮方面探索。酒楼、火锅、咖啡厅、烧烤他都做过了,虽然效益不错,但知名度却始终限于北京,不能向全国乃至全球发展。
他沉心观察后发现,但凡是知名的连锁品牌,都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和与众不同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必须给人留下深刻的初始印象。
带着这样的思考他开始尝试,因为在此之前他做了黔道火锅,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益,所以他认为贵州菜可能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想要把品牌做强,就要保持品牌的一致性,因此他的想法是以贵州菜的品牌来锁定用户,但在产品上他却犯了一个错。
这一次他做的是牛肉汤,可是在云贵地区,汤粉才是他们主流的小吃。因此当顾客看到招牌时往往会产生疑惑:没听过贵州地区的牛肉汤啊?还是说这家店是卖牛肉汤粉的?
其次,在取名上马三杰也是中规中矩地取了一个毫无新意的名字,叫“黔鼎”。
虽然通过字面意思可以知道这是一家卖贵州小吃的店,但这个名字实在是拗口,十分难记。
毫无疑问,这家店开出之后的效益并不好,马三杰却也不放弃,他一步一步地尝试转型。
牛三哥为何那么火爆?
做餐饮还是要做一个大众熟悉的品牌,比如长沙臭豆腐、四川麻辣火锅、新疆羊肉串等。马三杰终于发现自己的家乡才是牛肉汤声名鹊起的地方。
2014年他重新出发,推出洛阳牛肉汤,品牌名也取了一个让人过目不忘、接地气的名字——牛三哥。
目前,牛三哥在北京地区有12家门店,并且还在美国关岛开了一家海外门店。
虽然门店不是很多,但是到了用餐时间,家家都呈现出顾客排长队的火爆场面。其中,北京五棵松门店只有70多个座位,每天却要接待超过1500人。
如此火爆,原因何在?
1一锅汤卖完即止
一家餐厅能够留住顾客的主要原因必然是“好吃”,牛三哥的食材选取的是国内五大黄牛之一的南阳黄牛。
它打出的口号是“两头牛,一锅汤”,也就是说每天都会用两头南阳黄牛的牛骨来熬汤。
由于北方人们喜欢喝浓郁的汤,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马三杰会把牛骨敲碎,再熬上一夜。
第二天熬好的一大锅汤为了保持好的口感,不会兑水,卖完即止。
2打造品牌故事
一家餐厅想要做成连锁品牌,单靠好吃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内涵,比如:肯德基桑德斯上校的创业故事,麦当劳打造的小丑形象。
牛三哥牛肉汤有现成的民间传说,一说汉光武帝刘秀微服出游被居民家中牛肉汤香气吸引,二说武则天是个煲汤高手。
这些传说都比较久远,品牌着重宣传的故事还是马三杰“三次进藏”寻找墨脱石锅的故事,这种锅可以加温到近2000度,利于熬汤。
这从侧面告诉人们牛三哥牛肉汤的匠心品质。
3自助现取、等位优惠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可即使在工作日,牛三哥的店内也要排长队,这对于上班族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为了提高客流量,牛三哥的店内采用自助取餐的方式,一个长长的餐台摆上各类配菜,牛肉汤是前夜熬好的,可以现盛。
当然店内座位有限,人多的时候难免排队,可牛三哥的食客都乐于排队,因为他们不亏。只要他们排队超过15分钟就会有优惠券,时间越长优惠越多。
品质塑造长久生命力
当然,在这个时代仅靠线下门店是远远不够的,牛三哥还入驻了外卖平台。
此外,通过网络平台,马三杰将牛三哥的品牌故事散播出去,其宣传效果比线下的广告要好得多。同时,食客之间形成的口碑效应更是为牛三哥带来源源不断的顾客。
这个时代,网络的传播效果是毫无疑问的,每个人都在忙于打造IP,聚集粉丝为自己谋利。
即便如此,那些靠一时热度而崛起的网红餐厅还是要回归到食物本身,只有以品质取胜,才能长久的留住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