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解道帛书《老子》道篇•第三十章
相关推荐
-
道经第30,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
30.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朸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 果而毋骄,果而毋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 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蚤(早)已. 理解点: ...
-
《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佐主》悟读述杂【30】
《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佐主》悟读述杂【30】
-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 《道德经》笔记 No.30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这一章 ...
-
徐大椿注道德经:以道佐人主第三十
昨天 上一章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圣人不以人智巧取天下.本章接着讲,圣人也不应以兵力强取天下. 徐大椿说,用药如用兵,不能一味地以攻伐病灶作为治病的手段.正所谓"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 ...
-
老子讲用兵之道的几个核心观点是什么?
老子主张无为,无为的内涵在于有所为而不恃,有功劳而不居.善于守弱.守小.守下.老子讲用兵之道,也符合这一中心思想. 老子主张治国不以兵强于天下,经文中说:"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quo ...
-
饶宗颐:地下文物是另一个中国,《道德经》比“五经”高一层次
出土文物的重量级珍宝,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二号墓的辛追夫人不朽女尸,以及薄如蝉 ...
-
道经之二九、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
帛书校订本: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毋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毋强. 物壮而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白话通译 ...
-
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
老子在这一章提出了用兵一事,老子在这里明确提出,不以兵强天下,兵者,凶器,最好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即可,而且达到目的后不过于傲娇.不炫耀,不浮夸,才是最好的. 下贴下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 ...
-
西游记古老另类的解读方法————全真丹道解西游(总序篇)
西游记古老另类的解读方法————全真丹道解西游(总序篇)
-
以《帛书易经》来解《帛书老子》的“民之有所畏”而取微明
<帛书老子>第16章:"使我挈有知,行於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齐.财有余,是谓盗杅.非道也哉"! " ...
-
帛书老子道德经溯源字表-道篇(修订版V02)
版本来源说明:以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本为纲,缺字以乙本补之,均缺字以河上公章句补之,还原为小篆.金文,综合辨析上下文义.形.音.韵,推测传抄之误,校之以音.形.意适当之字.以此形成<老子道德 ...
-
帛书《老子》和通行本《道德经》逐句双解:第一章 道与名
第一章 通行本: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本: 道, ...
-
学道就要从帛书《老子》的第一章开始,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
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这一代人实在是太幸运了,因为自1973年长沙马王堆帛书出土以来,又陆续出土了多本的<老子>.<周易>.<五行>等经典,而这些经 ...
-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道祖老子骑牛出函谷,之后到底去了哪?
老子这个人物想必每个人都非常的熟悉,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还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名著之一的<道德经>,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道教创立后,老子被尊为道祖,之后更是在<列仙 ...
-
《论语》卷6雍也篇第六诗解2文质彬彬直道自乐
题文诗: 孔子喟曰;回也贤哉,其一箪食,一瓢饮也,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贤哉回也,不改其乐. 冉求叹曰:吾非不悦,孔子之道,力不足也. 孔子乃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自划. 子谓子夏:为君子儒,毋 ...
-
《论语》卷15卫灵公篇诗解3人能弘道君子忧道当仁不让有教无类
题文诗: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君子谋道,而不谋食.君子耕也, 馁在其中;君子学也,禄在其中.君子忧道, 而不忧贫.曰智及之,仁 ...
-
《帛书老子》“中气以为和”的易道解释
<帛书老子>第五章:"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如<易经・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古之所教,夕议而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