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的坏病

(0)

相关推荐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

    目录1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2 前言3 医家小传4 全书概要5 本书读法次序6 目录7 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篇7.1 序7.2 读法总纲7.3 上篇7.3.1 荣卫病7.3.2 太阴脾脏病7.3.3 少阴肾 ...

  • 枳实银菊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发热,咳嗽,恶寒,身痛,大渴,舌胎粉白,脉象不洪,重按有力,此病在气分也.用枳实银菊散,生枳实.薄荷.竹叶.桔梗.菊花.金银花.天花粉.玉竹.麦冬.贝母.知母各三钱.服后热退病减,过时仍旧者,其脉必实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儿病辨症方法

    指法 三关部位歌 初起风关证未央,气关纹现急需防.乍临命位成危急,射甲通关病势彰. 浮沉分表里歌 指纹何故乍然浮,邪在皮肤未足愁,腠理不通名表证,急行疏解汗之投. 忽尔关纹渐渐沉,已知入里病方深,莫投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时病本气篇 导言

    时病者,因时令之大气变动所发生之病.如中暑.霍乱.痢疾.白喉.疟疾.时行感冒.燥气.痧症.湿热等是也.病虽因于时气,病实成于本气.自来论时病者,皆认为外来时邪中入人身为病,于人身本气自病,全不重视. ...

  • 温病坏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脉虚坏病,无论舌上有无黄苔,先以乌梅汤酸甘相得,徐徐饮之,自能热退身凉微汗而解.凡用乌梅汤,如脉有热,兑入清茶半杯.热退之后,舌上黄苔者,再以大黄末一二分,作三次开水吞下,以清胃滞,自然苔退思食,调养 ...

  • 《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 ...

  • 温病误用石膏必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石膏,阳明燥金之润燥开结之药.极寒相火,极败中气.故<伤寒论>白虎汤用石膏,必日外无大热.石膏本以清热,既无大热,何必用之.不知石膏清热,乃清内热.内果热矣,外即无大热.因人身火气内藏,病 ...

  • 温病汗下之过《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温病全由疏泄偏胜,阴液耗伤,相火外泄,阳根微少,中气薄弱之故.如再用燥烈开泄之药发汗而助疏泄,相火益泄,阴液益耗,阳根益微,中气益虚,是以登时病重,或至于死.此汗之过也.寒下之药,性往下行,亦能减少疏 ...

  • 温病出疹之关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温病得汗而愈,便不出疹.不得汗,则木火内郁而出疹.出疹有吉有凶.由于阴液续生而血热外达,所出之疹与出汗同,吉疹也,疹出则病愈.由于阴液内竭,热灼血干,所出之疹凶疹也,疹出则病加.吉疹色红而正,凶疹色赤 ...

  • 温病忌发汗何以温病非得汗不解《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发汗二字,误却医家不少.须知仲景<伤寒论>之麻黄.桂枝汤,皆发汗之方,其中自有得汗之理,并非麻黄汤.桂枝汤将人身的汗提而出之也.缘人身阴阳之气,和合则治,分离则病.既分离又复和合,则汗出也 ...

  • 温病系阴虚亦系阳虚《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人身收敛之气能生津液,阴气也.疏泄之气最动相火,阳气也.温病之理,疏泄太过收敛不足,本是阴虚.但阳气疏泄于外,化作邪热,里阳愈少,故系阴虚亦系阳虚.仲景于温病戒汗下者,因温病是虚证,当保养阴液,尤当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