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师生情

点击“成安文学”,关注作家动态,欣赏更多佳作(2020第四十四期)

难忘师生情

文/李同

师生情历来是人世间最为珍重的情感之一。作为曾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并多次经历师生别聚情景的师者,感受更为深刻。近日,我再次经历了师生久别重逢的幸福体验。

金秋十月,万物飘香。国庆假期里一个晴朗的下午,我接到学生张玉叶电话,相约四点钟师生相聚。半小时后,一辆黑色轿车由县城出发,沿成峰路西行十五公里,开进我居住的小院。听到车声,我急忙出门相迎。玉叶已从车上下来,只见她身穿一件浅色风衣,留着长短适中的披肩黑发,双手捧着一簇鲜花,满面春风的向我走来,俨然一副新时代知识女性之形象。师生一见面,玉叶十分高兴的说 :“李老师,节日好!我来看望您了。” 玉叶说着将鲜花递给我手中。我忙应道 :“欢迎玉叶的到来,快进屋里坐。” 玉叶又回身从车上取出两件礼品,走进我的客厅。

师生别后二十余年相聚,我询问了玉叶离校后的生活经历。得知她走向社会后,凭刻苦自学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先后在多所民办中小学任教,现在一所民办小学任教学副校长。这些年,她一边勤奋教学,一边坚持文学创作,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刊于家乡的文学刊物《成安文学》,并被吸收为县作协会员。我为玉叶取得如此丰硕成果而欣喜不已,并表示祝贺!

谈到创作经验和体会,玉叶简要的向我介绍了创作的体验过程。她深有感慨的说 :“李老师,我深深的体会到,一篇作品的成功面世,要经过辛勤的努力付出。前不久,我发表了一篇《南湖追月》的散文,为了写好这篇小文,我半夜里三点多钟悄悄地起床,去南湖观察体验,那天上的明月与湖水中的明月相对映。” 是啊,正是由于凌晨四点漫步于南湖岸边,才能产生出如此美丽的意境。“ 你看那月光是淡青色的,像一盏并不寂寞的青灯,发出玻璃一样的光。那光不由分说的落下来,轻轻地笼在南湖之上。明月下的湖光,更温柔,更亲切。湖水此刻是五彩斑斓的。远处,如意城的光投射下来,城中有湖,湖中有城,不知是如意城点亮了南湖,还是南湖扮靓了如意城?” 这是一种多么绝妙的意境,又是一首多么优美的抒情诗!只有作者艰辛的付出,才会有如此美妙的文句,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谈到创作经历和志向,玉叶向我介绍了她创作《美丽乡村》系列作品的动机和目标。玉叶满怀深情的说 :“我深爱着家乡这块美丽的土地。作为一名县作协会员,有责任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创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可爱的家乡。正如县作协领导所言,县里实行招商引资政策,使许多大中型企业落户成安,应有介绍成安、宣传成安这方面的文学作品面世。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 听了玉叶的介绍,我由衷地为她的精神和善举表示支持、鼓励和赞扬。

接着,玉叶又向我介绍了今年以来,开始创作《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的情况。她在日常教学之余,组织学生成立 “二十四节气馆”,并创办公众号,向孩子们以及世人传播国家“非遗”项目,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无疑又是一大善举。目前,《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已陆续在《二十四节气馆》公众号发表。玉叶表示,将来还要整理出书,向世人展示并永久传扬。我欣喜的向玉叶伸出拇指连连称赞,弘扬国粹,善莫大焉!

师生久别重逢,自然回忆起当年在志成中学相处的快乐时光。玉叶深有感触的说 :“李老师,这么多年了,我最难忘的是,你为我的第一篇作文《走进志成中学》所写的批语。这些年来,您的富有启发性的批语,一直在鼓舞和激励着我在文学道路上奋进。” 听了玉叶的感言,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所起到的巨大影响作用,并为此而感到无比欣慰!

稍停了一会儿,玉叶又开启了回忆的思路。玉叶继续说道 :“李老师,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场景是,你主持举行全年级诗词大会。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大会开始前,你将预先精选的一些古诗词目录,交给语文课代表,然后让同学们从中任意挑选某篇(首),你亲作示范朗诵。特别是你竟然能够将最喜爱的《毛主席诗词》,熟练流利地全本完成背诵,赢得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玉叶的回忆,使我又回到那段光荣岁月,脑海中又浮现出,自己精神饱满地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引导他们遨游在辽阔无垠的知识海洋里,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

时光飞逝,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前,我们师生都行进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当玉叶了解到我退休后,自己经营着一个小摊子,白天参加经营管理,有时与员工一起劳动,只有晚上坐下来写点东西时,十分关切的嘱我注意休息,保重身体。表现出学生对老师的关心和敬重。玉叶饶有兴趣的问我 :“李老师,现在还唱京剧吗?当年我们最爱听你在上课前为我们唱的现代京剧选段,以致于我们也喜欢上京剧。” 玉叶的发问,引起了我的兴致,向玉叶许诺,下次相聚一定献上我的 “拿手戏” !玉叶听后表现出期待的神情。

为了支持玉叶的创作,并为她提供帮助,我带她来到书橱前,让玉叶任意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玉叶逐一浏览着,最终选定了一本叶嘉莹著的《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爱不释手地放进自己的车里。

师生相聚,总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地红日渐渐西沉。玉叶想起两个孩子,在书店里还等着妈妈去接。便向我告辞道:“李老师,我还会来看你的。”我目送玉叶的车子渐渐消失在秋天的暮色苍茫中。回到屋里,我依然沉浸在师生久别重逢的幸福情境之中……

—————————————————————————————————

作者简介:李同,笔名:小木,祖籍河北沧州吴桥县,成长于邯郸市成安县。中共党员,汉语言文学本科。曾任教于成安县志成中学。热爱文学创作,作品多次在《首都文学》、《邯郸晚报》、《成安文学》、《长江作家》、《湖南写作》、《胶东文艺》、《南方文学》等媒体刊登。

————————————————————————-

《成安文学》公众号编委会

总编:周志鹏

主编:冀凌云

编委:武学福  张俊德  吴  霞

姚瑞红 冀凌云 韩宝河 齐明明

王志彬  靳志刚 胡贺宇

张耀福  纪 蕾

统筹制作:冀凌云

邮箱:823634982@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