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二十一)
相关推荐
-
诤苏10 熙宁党争初现 状元榜眼换位
诤苏10 熙宁党争初现 状元榜眼换位 熙宁变法之前,帝国也曾出现政见不合的朝臣争议,但所谓党争,是要直到王安石入朝执政之后才初现端倪的. 一方面,这一轮变法导致的对立情绪更甚于过往,更重要的 ...
-
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变法急需人才,为何用苏辙而闲置苏轼?
治平三年(1066),苏洵病逝于东京.苏轼.苏辙兄弟护丧,回了故乡眉山.等他们返回汴京时,已是三年后的熙宁二年(1069).回到京师的苏氏兄弟很快就发现,改变可不仅仅是年号,还有整个北宋政坛:治平四年 ...
-
东坡故事35:从朝堂到士林,苏轼和王安石的对抗全面升级
公元1070年的春天,又逢三年一度的礼部会试.此时的新旧党争已进入白热化的阶段,科举考试是为国家选择人才,自然是双方必争之地. 王安石率先给皇帝上书,认为:科举是为国家选择人才,不需要设那么多科目,保 ...
-
东坡故事36:诬告苏轼不成,王安石反而给自己惹了一身骚
公元1070年的五月,苏轼的第二个儿子苏迨降生,这也是王闰之的第一个孩子. 此时,苏轼的大儿子已经十二岁,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次子又刚刚出生,苏轼自然也就消停了不少.每天下班后,也不与同僚们聊天喝酒了 ...
-
东坡故事33: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推官,心里想的还是天下大事
推官主管刑狱,每天琐事繁多,千头万绪,王安石让苏轼担任此职,目的就是想让苏轼脱不开身,也顺便惹点事,免得他话太多. 没想到苏轼在这个职位上不仅本职工作干得风生水起,爱管闲事的习惯也一点都没变. 宋朝时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一)
唯一一位台湾出生的状元,有一件绝世宝物 在科举史上,江南才子历来独领风骚,包括江苏.浙江.江西这三个省,出的状元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比如在明朝,总共89位状元,这三个省就占了53个:清朝更是明显,总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六十二)
清朝最全才的状元,一幅画卖了1.3亿 在中国,要想成功,什么最重要?能力固然重要,但人脉更加重要. 在这方面,清朝一位状元就很有体会. 这位状元名叫钱维城,江苏武进人. 钱维城从小就聪明得不得了,18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二)
大诗人杜牧:考个状元太黑了!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的考生中,有一位大诗人--杜牧.按他的水平,拿个状元基本没问题,但架不住人家主考官早就把状元批发出去了. 那天,主考官崔郾正准备去东都洛阳主持考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四十二)
沈懋学:做人就该忘恩负义 领导家的孩子参加考试向来是敏感事件,考砸了还好说,一旦考好了,各种传言也就来了.所以张居正为了让儿子张嗣修考个好名次,还没有人说闲话,就专门做了一件事. 什么事呢?他找到了两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三十二)
学霸相争,孙贤得利 现在的高考都有学霸,动不动就拿满分,其实古代的科举也同样有学霸,只要他们出场,就没有别人什么事了. 不过,要是有两个超级学霸正好在同一年考试呢? 按照常理来说,状元肯定是其中的一位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二十九)
这位状元一出场,满朝文武都傻了眼 新史记在前面提过不少例子,考状元不是让你埋头搞科研,而是要出来当门面的,比如外国使臣来了,皇帝就会把当科的状元请出来,陪人家说说话. 所以,状元不光要文采好,在颜值方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二十八)
明朝皇帝多奇葩:谁的名字好谁就是状元 前几天给大家介绍了明朝第二位状元丁显,本来考了一百多名,就因为名字符合朱元璋的爱好,被破格提拔成了状元. 整整40年后,皇帝从朱元璋换成了朱棣,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二十七)
历史上最能喝酒的状元,给朱棣挣足了面子 自古朝中有人好做官,考场有人同样也能助你一臂之力,比如大明朝的第八位状元曾棨(音同"起"). 其实,这一科的考官里面,都跟曾棨没什么关系,有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二十六)
宋朝有位"太平状元",想当驸马,却被公主嫌弃 在前面文章里说过,公主一般都是王公贵族内部消化,很少有跟外面人结亲的,就算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状元,人家公主也看不上,在整个科举史上,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二十五)
南宋第一个状元,赢在名字和籍贯 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第九个儿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即宋高宗,从此南宋开始了. 虽然复了国,但都城定在哪里合适,大臣们讨论来讨论去也没讨论出个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