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故事33: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推官,心里想的还是天下大事
相关推荐
-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七篇:苏轼传之苏辙退出条例司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七篇: 苏轼传 第三章 致君尧舜 二 苏辙退出条例司 苏轼原为京官,还朝不久,参照原职,授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苏辙原为齐州军事推官未赴.此时变法初起,神宗皇帝下求言诏,朝野议论 ...
-
诤苏18 朝中小人多作怪 两进诤言意先知
诤苏18 朝中小人多作怪 两进诤言意先知 熙宁四年(1071)正月,皇宫内臣到开封府传谕,要买下浙江制作的四千余盏元宵花灯.府衙中人立刻查封了城内所有浙江花灯,禁止买卖,然后欲以低价收购. 苏轼知道这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三十二篇:大宋山河之义利之争(二)宣言书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三十二篇: 大宋山河 第七章 义利之争 宣言书 神宗回后宫来,面带笑容,向后悬了多日的一颗心落了下来.轻声问道:"先用膳还是先用药?"神宗道:"病好 ...
-
神宗的怨念:我爷爷的爷爷是怎么死的!
诤苏04 神宗的怨念:我爷爷的爷爷是怎么死的! 进入<诤苏>篇之后,苏轼几乎还未登场.因为,在苏轼回到汴京之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反对新法. 苏轼为什么要反对新法?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必须要先搞 ...
-
诤苏17 八股文始作俑者 熙宁党魁王安石
诤苏17 八股文始作俑者 熙宁党魁王安石 王安石著有<三经新义>,为诗经.尚书.周礼这三部经典做注. 这是一部非常有争议的作品,遗憾的是,随着宋王朝的灭亡,这部书也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再无法 ...
-
民间故事富商买回一个小妾,不想却被妻子赶出富商也暴毙身亡!
古代,一富商花了2000两黄金买回一貌美女子做小妾.可他一回家就被妻子赶出房门:夜里,小妾也对他百般抗拒,甚至起了杀心.没想到小妾刚要下手,富商却突然暴毙身亡.小妾名叫玉堂春,本是家里穷困被卖做丫头, ...
-
东坡故事44:初来杭州,湖光山色中辉映着一个痛苦的灵魂
杭州是宋朝时的富庶.繁华之地,故而在此地担任太守的多为朝廷优待之人.此时的杭州太守名叫沈立,是著名的水利学家.藏书家,曾著有<河防通议>一书,是后世治河者必读之书. 沈立比苏轼大28岁,已 ...
-
东坡故事26:三年任期届满,回到京师却成了一个闲官
为了防止官员在一地任职过久,产生腐败或专权行为,宋朝规定地方官员三年一换届,任满后需回京述职,然后再安排其它的差遣. 从1061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到任,到1064年十二月十七日罢职,苏轼在凤翔签判任上掐 ...
-
东坡故事16:与雨有关的两篇文章,读出一个真性情的苏轼
自从苏轼到凤翔府任职后,居然两个多月没有下一滴雨,眼看麦子都要干死了,凤翔府的官员们经过紧急磋商,决定来一次求雨. 按照当时的习惯,求雨要到当地最高的山峰,而凤翔境内最高的山就是太白山.想当年,李白心 ...
-
东坡故事11:苏黄米蔡到底谁第一?苏轼独推蔡襄
说起宋代书法,一般认为宋四家是其代表,但苏黄米蔡到底谁第一,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黄庭坚,还有人认为是蔡襄,尤其是欧阳修和苏轼极为推崇蔡襄(字君谟). 事实果真如此呢?我们看一下具体情况. ...
-
东坡故事4:听妈妈的话,做一个善良而有气节的人
闲不住的苏洵再次远游后,苏轼和苏辙的教育依然还得他们的母亲程氏操心.程氏是大户出身,从小喜读书,深明大义,对两兄弟的成长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她反复告诫两个儿子,不发宿藏,不残鸟雀.古人喜欢用坛坛罐 ...
-
东坡故事1:一个不靠谱的爹和一个伟大的母亲
公元1036年的腊月十九是一个平凡的日子,却诞生了一个不平凡的人,他叫苏轼.出生的地点有些另类,名叫纱縠行,是当时四川眉山的丝绸交易中心,这个地名今天依然存在. 如果将苏轼的生日换算成公历,则是103 ...
-
绘本故事丨《我要一个小小的拥抱》I Want a Little Hug
绘本故事 如诗般的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温暖的角落. 封面 <我要一个小小的拥抱> 文/[墨]玛利亚·布兰达 绘/塞西莉亚·巴雷拉 译/百舜翻译 出版:云南出版集团 云南美术出版社 ...
-
断案故事:主仆二人遇横祸,凶手狡猾不认账,推官如何揪出真凶?
主仆二人雇船遭遇不测,一人丧命一人逃生,凶手巧言辩解百般抵赖,看吴推官如何揭开谜底? 话说这苏州府吴县有个船户名叫单贵,雇了个水手叫叶新.这二人表面上以开船为生,暗地里却做些杀人越货的勾当,真是狼狈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