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文研】李廷华 |“关学”余脉:于右任、张季鸾和吴宓
相关推荐
- 
                             
                            
吴彩鸾精卫瑶姬宓妃洛神弄玉嫦娥
吴彩鸾精卫瑶姬宓妃洛神弄玉嫦娥
 - 
                             
                            
陈文新:刘永济的“自命不凡”
从1906年到1911年,刘永济前后接受了六年的新式教育. 刘永济先生 1906年,年近19岁的刘永济考入长沙私立明德中学(1949年后该校一度改名为长沙市第三中学).1907年秋,刘永济又考入位于上 ...
 - 
                             
                            
劳柯:道高犹许后生闻
<读书>二期载有<漫记萧公权先生>一文,文中称:<萧公权全集>已在台湾出版,共九册,第一册曰"道高犹许后生闻",包括自传.书信和谈话录,题名采自 ...
 - 
                             
                            
927 期 || 罗志英作品:关学----“为万世开太平”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轩诚赏析: 作为儒家理学的重要分支,关学传承八百余年.绵绵不绝,自与其衍生地"关中"在中华 ...
 - 
                             
                            
【关学文研】《讲关学故事传承关学文化》之李柏!
2020年11月30日下午,受邀在宝鸡文理学院听取西交大人文学院教授博导.历史学博士.中国语言与文学博士后.北京大学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常新老师对关学"关中三李"之李柏关学思想的讲 ...
 - 
                             
                            
【关学文研】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教授:关学及二十世纪大陆关学研究的辨析与前瞻
刘学智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 教授 摘 要:该文对关学由来做了必要的历史勾勒, 对20世纪大陆的关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和检讨, 对未来关学研究的前景作了前瞻性思考.认为20世纪大陆的关学研究, 经历 ...
 - 
                             
                            
【关学文研】他是“关学”最后一位大儒,提倡“悔过自新”说
明清之际的中国哲学和思想发生了一次巨大震荡和转向.这主要原因是异族入侵,改朝换代,读书人开始检讨他们在文化领域内的得失.另外,也是理学和心学发展到了一个关节点.在这个时候,有三位大思想家为时人和后人 ...
 - 
                             
                            
【关学文研】肖永明 王志华:明代儒学气学传统的回归及走向——以“太虚”诠释为中心
明代儒学气学传统的回归及走向 --以"太虚"诠释为中心 肖永明 王志华 来源:<哲学研究>2019年第10期 内容提要:明代学者对"太虚"的诠释, ...
 - 
                             
                            
【关学文研】南京大学哲学系李红:张载“为天地立心”的超越性空间模式——从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中神圣空间观的角度分析
张载"为天地立心"的超越性空间模式 --从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中神圣空间观的角度分析 李红(南京大学哲学系 南京大学宗教学系) 摘 要:伊利亚德在<神圣与世俗 ...
 - 
                             
                            
【关学文研】“关学”培养出的陕西“关中三李”、“关中四君子”为何婉拒康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的"横渠四句"很好的诠释了儒学重要学派"关学"的思想主旨. "关学& ...
 - 
                             
                            
【关学文研】杨立华:隐显与有无:再论张载哲学中的虚气问题
原文载丨<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4期. 摘要: 张载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以虚.气.神.化.两.一等概念为枢纽的体系化哲学建构,以其高度的完成性及内蕴的义理深度而备受瞩目 ...
 - 
                             
                            
【关学文研】林雄洲:宋以后“天人合一”之理路演化
宋以后"天人合一"之理路演化 林雄洲 厦门大学哲学系 摘 要:天人合一命题在宋以后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以辟佛为目的, 张载力主"明诚并进"的德修工夫 ...
 - 
                             
                            
【关学文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 来源:<中国文化> 2010年01期 作者:刘梦溪 我们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术厅,一面墙壁上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