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正视和定位中华文化的本源层次内涵
相关推荐
-
“阴阳”、“五行”是不是科学?
最近看一席里张双南教授反对把阴阳.五行当做科学的演讲,又回看了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里张双南教授和孙小淳教授关于"阴阳五行"是否应该写入<中国公民基本科学素质基准>的激烈讨 ...
-
一句话认识世界本体,哲学家如是说
看一看这些哲学家对本体的看法,他们是怎么说的: 泰勒斯:万物的本源是水. 阿拉克西曼德:万物的本源无限. 阿拉克西美尼:万物的本源是气. 赫拉克利特:万物皆变. 比达克拉斯:万物的本源是一,是数. 巴 ...
-
用中华智慧学观察西方的哲学来发现东西方文化的同与异
#哲学# 我们现在的人对于传统的文化太不了解了,所以用西方的模式来观察中华的智慧,往往都是不尽人意,甚至错误百出 举几个例子来分析. 1)中国哲学不是形式哲学(form philosophy),因为中 ...
-
《全球文化的统一》正文第一篇《哲学的终结...
东西方哲学的区别二之一 而东西方哲学的区别简单来说就在于一点:道.东方哲学在于见道.行道,道在手中矣:而西方哲学本质在于在道中猜,在道中摸索,一叶障目矣:虽然如此,却易于理解,易于认识,逻辑清楚.形之 ...
-
科技文本中的文化迻译——以《宇宙大爆炸之前》为例
科技文本在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同时可能附带文化倾向,科学观依附于文化观有其历史渊源.在宇宙探源的问题上,科学观与神话观.宗教观.哲学观的交织与重叠构成了人类的多维解释样态.本文以科普作家布莱恩·克 ...
-
为什么有些人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的本源?易经的精神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说<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的本源?易经的精神是什么? <易经>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或者成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说 ...
-
中华文化习养“国学书法”初探
/ 国学,一国之学,华夏之根,民族之魂. 书法,中华国粹,文化精华,审美代表. 我们尝试将国学核心精神与国粹书法紧密结合,以传承先贤之优良传统,不负先贤良苦用心及"丰功伟业". 前 ...
-
中华文化无“理”有“害”论(修改稿)
高懿德 2020年3月22-26日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①]恩格斯的这句话虽然在今天仍言犹在耳!但殊为可惜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迄 ...
-
对比光绪时的字典,《新华字典》彻底切断了中华文化的源头
2017-10-03 20:00 作者〝老愚〞日前发表文章,对<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和1949年之后编撰的<新华字典>做了一个对比研究,赫然发现,原来<新华字典>在 ...
-
易经:静待中华文化之花绽放
文/良云化雨 这段时间走在马路上,突然感觉路上的井盖与道路贴合的情况好很多,汽车行驶在井盖上也平稳了. 记得几年前媒体上经常曝光井盖企业偷工减料的事情. 不要说农村,就在城里,路上井盖经常坏,汽车经过 ...
-
读懂儒、释、道三家思想,传承千年中华文化精髓!-致远书香
读懂儒、释、道三家思想,传承千年中华文化精髓!-致远书香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叫养生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中华文化 #国学智慧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叫养生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中华文化 #国学智慧
-
陈来:中华文化的哲学基础
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为宇宙观.与西方近代以来的机械论的宇宙观相比,古典中华文明的哲学宇宙观是强调连续.动态.关联.关系.整体的观点,而不是重视静止.孤立.实体.主客二分的自我中心的哲学.从这种有 ...
-
中华文化-临习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景)
中华文化-临习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