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祖国好·家乡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黄兢业作品
相关推荐
-
王 家 族 谱
王 家 族 谱 我们西河王家始祖叫王秉儒,原籍陕西省同州市郃阳县曹家河人.因明朝末年社会变乱,河南西部人烟稀少,加之清庭内乱,我始祖王秉儒携带家属(眷)迁居嵩县何村乡西河村,耕读传家,繁延后代至今.随 ...
-
佛国走廊东山乡 谁持彩笔化新妆
伟人是"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我一个普通老百姓,没有鲲鹏那样的凌云之志,是属家雀的,在人们房檐下扑腾两下就满足了,所以我的小小心愿只不过是:早就瞎思谋,重走朝台路. 再走一回朝 ...
-
七律·王借冈沙口水闸
文/大中华 2021-10-31 悠扬农艇快船催,沧海渔舟听所傀. 忽见晴空风暴雨,偶随河坝筑堤魁. 东平夏季常潮汐,西北洪峰袭击来. 沙口闸门浪窦过,汾江流水洗尘埃.
-
胶东地理:探访南北胶莱河的分界点,在平度市南姚家村
胶莱河有南北之分,这一点很多朋友都知道.但南北胶莱河的分界点在哪里?这个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起初也只知道分界点在平度南部,但却并不了解具体是哪个村庄.后来查询史志资料,才了解到:平度市蓼兰镇的南 ...
-
宁高明《父亲,我是这样的想你》
我知道,你已经把我遗失在这个孤独的世界.尽管这是有点无奈,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时间让你不得不去了另一个世界.所以,我没有怨言.我走在埋葬你的田野,这儿麦儿青青,春风和煦,黄昏的暮色渐渐深浓.远处的小 ...
-
平度高密交界处的窝铺村,古代开凿胶莱河时曾是民工的住处
众所周知,胶东半岛的"地标"胶莱河有南北两个流向,而它们的分界点就在青岛平度市蓼兰镇的南姚家村附近(当地有座分水岭,以后另文介绍). 从南姚家村向西向北,就属于北胶莱河段.在北胶莱 ...
-
民间故事:老汉好心渡寡妇过河,却因这个善举,害全村男子遭殃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小柳村,村子依水而建,凡事进村出村基本上得靠船,如若没船就只得绕二十里山路. 后来,村中一个名叫王文玉的老渔夫不忍看村里人受苦,平日只要不打渔,就将船停到村口渡村里人过河,因此村里 ...
-
【050】“祖国好·家乡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曹瑞冬作品
石板街(外一首) 曹瑞冬(江苏) 仅仅三百年,这条街还来不及惊艳 转眼三年,就要被黄沙掩埋 与指日可待的新世界一道 再度成为路,再度回眸与前瞻 这次没有尽头也没有胜利者 故事匆匆别离,老街死而复生 断 ...
-
【048】“祖国好·家乡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薛鲁光作品
香格里拉之旅 薛鲁光(上海) 五一黄金周,我和夫人与一帮驴友们,结伴来到了香格里拉.动车至云南境内,车窗外的红色砂砾岩不时掠过.一路上,导游的唠叨就没个完: 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 ...
-
【047】“祖国好·家乡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谭柳青作品
桥,一城茁壮成长的"进行曲" 谭柳青(湖南) 潺潺流淌的舞水河,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城分为东.西两区,而横跨在3000多米长的县城河道上的五座大桥,则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县城发展的 ...
-
【046】“祖国好·家乡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尚东云作品
致富之路走万年 --武都区两水镇前村石家坪修路记 尚东云(甘肃) 打竹板,响连天, 我是修路宣传员. 土路塌垮那一年, (下面)用木头顶着成隐患. 轻骑重车来回跑, 大家急在心头看在眼. 秋天多雨易滑 ...
-
【042】“祖国好·家乡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赵俊武作品
邀您欣赏家用电器演唱队唱出来的欢歌 赵俊武(云南) 中国早6点半微信公众平台的朋友们:请欣赏我家的家用电器演唱队唱出来的一曲欢歌吧--"祖国好,家乡美!". 我叫赵俊武,男,汉族, ...
-
【040】“祖国好·家乡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曹国选作品
花 生 曹国选(湖南) 我第一次吃花生是偶然的.因为那次偶然,便引出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 那天下午放学后,我挑着鸡上山放养,让它们多吃虫米多下蛋.虽然只有.也只能有4只鸡婆,却是家里买盐.交学费的 ...
-
【034】“祖国好·家乡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乔显德作品
讲好平度电力故事 乔显德(山东) 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的中国到处都在喊着:"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口号声 ...
-
【032】“祖国好·家乡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徐永固作品
爱国充实,豪放开朗 徐永固(甘肃) 暴风雨来时 童年的我 躲入母亲的怀中 您说,孩子,不怕,有母亲呢 高考遇到挫折时 趴在桌上哭泣 您说,孩子,站起来,你要坚强 我的性情有些执拗.有些倔强 感谢上帝站 ...
-
【028】“祖国好·家乡美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奖征文赵宏制作品
童年割草记忆 赵宏制(河南) 我的家乡在豫南平原的一个小村庄.土地分包到农户后,由于耕种的需要,家家户户喂养着牛.马.骡等牲口.时间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每年暑假,给牲口割草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深刻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