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全鉴》非乐
相关推荐
-
与民同乐
<墨子·卷九·非乐上>一 (峻岫)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 ...
-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节用、节葬与非乐的主张
春秋战国时代的统治贵族,穷奢极欲.聚敛金银珠宝,收集奇宝石玉.珍奇鸟兽狗马,衣彩纹绣,雕梁画栋.将宫室建设得富丽堂皇,毫无节制增加车船.兵器的规格与数量.礼节繁琐,又沉湎于声乐. 统治贵族不仅奉生厚, ...
-
《淮南子》卷8本经训诗解12至乐心乐丧本心哀
题文诗: 古圣在上,其政教平,仁爱洽施,上下同心, 君臣辑睦,衣食有余,家给人足,父慈子孝, 兄良弟顺,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天下和洽, 人得其愿.人民相乐,无所发贶,圣为作乐, 以和节之.至乐真情,乐 ...
-
音乐的作用
音乐的作用 <墨子·卷九·非乐上>二 (峻岫) (原文)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折壤坦而为之也,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锺.鸣鼓.琴瑟.竽笙之声.古者圣王亦尝厚 ...
-
《墨子全鉴》亲士
亲士--用贤亲士,才能成就霸业,治理好国家 [原文] 入国①而不存其士②,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 ...
-
《墨子全鉴》修身
修身--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 [原文] 君子战虽有陈①,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②: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 ...
-
《墨子全鉴》所染
所染--影响的好坏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亡 [原文]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①.舜染于 ...
-
《墨子全鉴》法仪
法仪--天下人做所有的事情都有必须遵循的法则 [原文]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 ...
-
《墨子全鉴》七患
七患--仓之备粟.库之备兵.城之备全.心之备虑乃国之必"备" [原文]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①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②,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 ...
-
《墨子全鉴》辞过
辞过--只有节制各自的欲望,才能使国家因"节俭"而昌盛 [原文]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①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 ...
-
《墨子全鉴》三辩
三辩--追求音乐越繁复,治理天下的功绩就越少 [原文] 程繁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①,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 ...
-
《墨子全鉴》尚贤(上)
尚贤(上)--尚贤乃为政之本,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 ...
-
《墨子全鉴》尚贤(中)
尚贤(中)--明小物而不明大物,社稷长存需尚贤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①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②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