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什么意思?

(0)

相关推荐

  • 诗经:泂酌|诗经全文及译文阅读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关键词:诗经,赞颂 解释翻译[挑错/完 ...

  • 《大学》导读(一)

    <大学>导读 一.简介: (一)儒门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讲的是为学之道,为人之道,为政之道,都是圣人之道. < ...

  • 《大学》导读(二)

    [原文] 第二章  明明德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quo ...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作为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的内容,它更贴近了儒家一种顺序学说. 事物的本原就是物质世界,而本末强调了大小,即事物间不同的重要程度:始终强调了先后, ...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二)

    图片/宁静喜悦 手机摄于鼋头渚 接着上一篇继续记录行其庭先生疏解<大学>中的"本末",听先生妙讲儒释道三家在"本末"上的异同.差别来阐述" ...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一)

    图片/宁静喜悦 初九学舍的十八 行其庭先生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入手疏解"本末".我将先生的授教整理记录下来,用于学习. 开讲,先生就简单明了的告诉大家何谓" ...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至善为止,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定是志有定向,有了志向就会静心,不会四处观望:有了静才会心安,安在当下:做 ...

  • 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

    发布时间:2021-06-04 中华文化 润泽心田 原文 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 --程颢 译文 事物都有本和末,本末是一体,不可将其分成两段. <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籍 ...

  • 周易译注·乾卦第一《《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

    周易译注·乾卦第一·<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译文]< ...

  • 十二花田 ‖ 茉轻颜 ‖ 渐知眉上事,终作袖中烟

    十二花田 十二花田 作者简介:茉轻颜,花田茉小十,安徽人.书隔红尘味,词生茉莉香,于平仄中行走,一路摇响岁月的风铃,洒落诗意千千.素心如简,便是清欢. 花田 十二花田 临江仙 · 等 香冷依稀春渐暮, ...

  • 始知前尘也奈何,愿有余生常喜乐

    欲笺心事又沉默,独语斜阑向谁说? 始知前尘也奈何,愿有余生常喜乐!

  • 男人对你有没有“动心”,通过这三件事一试便知

    文/墨然 很多时候,可能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有的人简单直接,有的人比较含蓄,不会怎么表达,默默藏在心里. 导致很多人,并不知道对方的心意,错过彼此.要想知道一个人对你的心意,偶尔试探一下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