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的新型生物计算机
相关推荐
-
注意!基因甲基化检测和基因检测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不明白基因甲基化检测是什么,是不是和基因检测一样.其实非也,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下面敬善生物来为您详细介绍! 基因甲基化作为调控遗传信息表达与否的重要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与基因变异同 ...
-
腺病毒的包装系统是什么?
腺病毒包装系统按照重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在细菌(BJ5183)中重组,为AdEasyTM腺病毒重组系统,另外一种在QBI-293A细胞中重组,为AdMax腺病毒重组系统. 一. AdEasyTM腺 ...
-
Nature | CRISPR工具:通过将RNA复制到基因组中实现高效的基因组编辑
编译:浩洁,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系的Randall Platt教授于2019年11月11日在Nature发表题目为<CRISPR ...
-
哺乳动物基因表达Tol2载体是什么?
Tol2载体系统能高效地将外源DNA插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该系统技术简单,利用质粒转染(非病毒转导)将目的基因永久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 该系统来源于Tol2转座子,它最初是从硬骨鱼青鳉鱼(Oryzia ...
-
CRISPR载体(单gRNA)是什么?
CRISPR/Cas9(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9)核酸酶表达载体属于几种新兴的基因组编辑工具之一(另外两种是ZFN和TALEN),可在基因组的靶位点快速有效地产生突变.这些质粒载体编码 ...
-
【LorMe周刊】丝状噬菌体:微生物共享“经济”的大师
作者:王硕,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在读,主要研究利用噬菌体防治土传病害.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为您介绍丝状噬菌体的侵染机制.原文来自于2019年发表在E ...
-
PBJ | 280篇参考文献, 6位领域内知名专家联合撰写!这篇叶绿体基因组、叶绿体基因工程(生物反...
自由生活的蓝细菌大约在20亿年前被真核细胞捕获,最终产生了叶绿体.经过一个世纪的争论,在20世纪60年代证明了叶绿体DNA的存在.在20世纪80年代对第一个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随后在过去三十年中, ...
-
转座子介导是什么?
"转座子"也称"跳跃基因",是普遍存在于各种生命细胞内的遗传因子,由美国科学家芭拉拉·麦克林托克在研究玉米颗粒颜色时发现.许多真核生物(线虫.昆虫,以及植物)基 ...
-
【LorMe周刊】如虎添翼----当噬菌体疗法遇到基因工程
作者:李婷婷,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根际噬菌体-有益菌协同阻控青枯菌ARGs生物复合污染.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介绍通过合成生物学加强噬菌 ...
-
MIT博士后开发出循环寿命高达10000次的新型可充电装置,有望彻底解决枝晶生长问题?,可帮助缓解锂电池荒 | 专访|碳纤维|阳极|纳米级|金属
近日,能源研究机构 Rystad Energy 发出预警,锂供应不足或导致电动汽车面临 "电池荒". 其报告显示,到 2027 年,相关供应短缺将导致大约 330 万辆电池容量为 ...
-
舒适亲肤还防汗,受“剪纸艺术”“皮肤毛孔”启发,MIT科学家成功研发新型智能皮肤
撰文:吴婷婷 编审:寇建超 如今,使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身体健康状况,已经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比如各种手环手表,以及皮肤贴片等趋于微小体积的产品或技术. 然而,就皮肤贴片而言,有一个始终难以攻克的 ...
-
“吃喝拉”都可以!上海交大、MIT团队联合研发新型智能假手,仅约292克
撰文:XT 编审:寇建超 排版:李维思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 500 万人正经受着失去上肢的痛苦,上肢截肢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伤害. 尽管人工义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可以帮助截肢患者恢复肢体功 ...
-
清华和MIT团队研发新型毫米级流体驱动变形结构,为人机交互设备提供更多可能!
导读 人机交互(HCI,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是当下技术发展的热点,好的人机交互需要好的软件/智能系统,但是好的硬件系统/平台也是人机交互的关键.在设计交互硬件时,流体 ...
-
MIT新型刚性机器人像植物自行“生长”,解决“最后一英尺”问题
导读 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一种新型机器人,它的秘密绝技是可以像植物嫩芽向上生长一样进行自我扩展.这种"生长机器人"能够深入狭窄空间或者在工厂.仓库等杂乱的地方进行工作,比如在杂乱的架 ...
-
Science Robotics|MIT新型两足机器人,可利用人类反射来行走和保持平衡!
MIT的研究者近日验证了一种新的遥控系统,可以允许双足机器人"借"人的物理行动技巧来获得更为敏捷的运动.这个系统类似于斯皮尔伯格大电影<头号玩家>中的触觉服,但在电影中 ...
-
捏土揉饭团做寿司,MIT新型学习系统训练机器人做“精巧手艺活儿”
导读 近日,MIT发布了一种新的学习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提高机器人将材料模塑成目标形状的能力,并预测与固体或液体物体的相互作用.该系统被称为基于学习的粒子模拟器,并有可能在工业和服务机器人领域应用. 作 ...
-
《Science Robotics》与《Nature》分别发布!你来评判港科大和MIT研发的新型材料哪个更牛掰
研究新的驱动材料被认为是"科学机器人的十大巨大挑战"之首,因为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机器人均需依靠电机驱动的基本设定.而为了更好的开发微型与仿生机器人.医疗装置及人工肌肉,科研人员们 ...
-
35岁MIT海归博士后开创软材料新型仿生设计,力学性能堪比人体组织
软材料的疲劳破坏,是一个困扰材料.机械.力学.器件等多学科发展的难题,多年来一直未得到解决.传统高韧性凝胶的抗疲劳特性都很差,在多次循环加载下会发生疲劳断裂,其疲劳阈值只有 10-100 J/m2.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