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37

NO.137

慕容评闻讯大惊,自己本想凭借后勤补给的优势固守不战,用时间来拖垮对方,现在没了吃的,再这样拖下去,被拖垮的只能是自己。

这一策略显然是彻底地破产了。

怎么办?

就在他惶恐不安之际,燕主慕容暐的使臣也到了,带来了一封慕容暐的亲笔信。

慕容暐在信中严厉地责备他说:你乃高祖之子,当以宗庙社稷为忧,为何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不顾将士只顾赚钱?国库中的钱财,都是我与你共有的,你根本不必担心没钱。如果国家没了,你积攒了那么多钱还有什么用!

最后,慕容暐还督促他不得消极避战,要立即率军与前秦军一决雌雄。

显然,再不出战,不是坐以待毙,就是被皇帝枪毙,无奈,慕容评只好派人向王猛下战书,约定次日决战。

公元370年10月23日晨,秦、燕两军在潞川列下阵势。

朝阳如血,刀枪如林,旌旗猎猎,战马嘶鸣,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王猛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在阵前对将士们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战前讲话:我王景略(王猛字景略)受国厚恩,身兼重任,如今深入敌境,当与诸君一起全力死战,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国家!封爵受赏,载誉返乡,不也是人生一大美事吗?

在王猛的鼓动下,前秦军士气高涨,呐喊声如飓风来临前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

现场的气氛火爆到了极点。

不过,王猛的个性如果用某个行业中的术语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冰火两重天”——在情绪如火一般炽热的同时,头脑却始终如冰一样冷静。

他清楚地知道,燕军在人数上有绝对优势,要想以弱胜强,唯有凭借一个“勇”字,邓羌、张蚝等万人敌的表现非常关键,便特意召来邓羌,对他说:今日之事,非将军不能破敌,成败在此一举,将军请努力!

没想到邓羌却在阵前提起了条件:如果能你能保证让我当司隶校尉的话,接下来的事你就不用担心了。

在这样紧急的时候居然说出这样的话,相当于医生在救人前先要红包,实在是太没有职业道德了。

王猛非常不悦,但考虑到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还是强压着怒气说:不好意思,这个我做不了主,但我可以保你为安定(今甘肃泾川)太守、万户侯。

按说这也算是相当可以了——因为安定是邓羌的老家,以万户侯的身份衣锦还乡,何等光彩!

但邓羌却没有回答,默默退下了。

决战开始的时候,王猛回头去找邓羌,却根本不见其踪影。

众里寻他千百度,一问才知,那人竟在帐中睡大觉。

王猛晓得他是在闹脾气,连忙骑马赶到他的营帐,当场表态同意他当司隶校尉的要求。

如果把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邓羌比作一辆因缺乏燃料而抛锚的汽车,王猛的这句话就是他急需的燃油,一下子让他重新获得了强劲的动力。

他当即一跃而起,翻身上马,挥舞着长矛直冲敌阵。

张蚝、徐成等将领见他如此拼命,也不甘落后,纷纷拍马跟上。

几个人在前燕军中来回厮杀,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杀敌数百人。

在他们的带动下,前秦军更加奋勇,而前燕军虽然人多,却早就因慕容评的胡作非为而丧失了斗志,在前秦军的猛烈冲击下,很快就抵挡不住,兵败如山倒。

战斗仅持续到了中午时分就分出了胜负,前秦军以少战多,大获全胜,俘斩五万余人。

慕容评和前燕军残部仓皇向邺城逃窜。

但王猛人如其名,向来以猛著称,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率部穷追猛打,一路疯狂追杀。

几个回合下来,本就士气低落的前燕军终于彻底崩溃了,三十万大军或降或散,最后竟然全军覆没。

慕容评单骑逃回了邺城。

(0)

相关推荐

  • 激荡四百年:前燕不设防前秦果断出兵,王猛金刀计功亏一篑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63篇 梁琛出使前秦,被苻坚挽留了一个多月才让他返回.等到他返回邺城时,慕容垂已经出走前秦. 梁琛向慕容评进言道:"秦国每天检阅军队,在陕城 ...

  • 读《智慧全集》-上智-掌握全局-王猛》24

    读<智慧全集>-上智-掌握全局-王猛>24 翁武侠 王猛,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十月,王猛总督各路十六万骑兵进攻前燕,大军指处,直趋潞州.当时,前燕的名将慕容 ...

  • 历史疑云:潞川之战,前秦将帅发生内乱,邓羌求官、王猛妥协之谜

    十六国史系列故事-64,敬请点击"关注",查看更多内容. 370年11月,前秦.前燕两军相持于潞川.虽说前燕军已被自家主帅慕容评盘剥士兵的奇葩行径弄得军心涣散,但有30万之众,其兵 ...

  •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40

    苻坚对此当然也十分清楚,据说他曾经非常真诚地对王猛说:有爱卿你夙兴夜寐,日理万机,我就像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一样,可以悠哉悠哉地度过余生了! 王猛连忙回答:没想到陛下对臣的评价如此高,臣实在是不敢当啊, ...

  •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39

    NO.139 战后,苻坚自然要大封功臣. 邓羌被封为征虏将军.安定太守.真定郡侯,杨安为吏部尚书.博平县侯,而功劳最大的王猛则不仅被加了使持节.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冀州牧.清河郡侯等一大串 ...

  •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38

    NO.138 前秦军乘胜挥师东进,在三天后就抵达了邺城,将邺城团团围住. 此时濒临崩溃的前燕帝国早已失去了约束力,邺城郊外陷入了无政府状态. 盗贼横行,劫掠肆虐,强奸案此起彼伏,杀人者多如牛毛. 然而 ...

  •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36

    NO.136 慕容评啥都没干. 他认为前秦军远道而来,利于速战速决,便决定不与王猛正面交锋,而是用持久战来拖垮敌方,因此,他在潞川按兵不动,坐视晋阳丢失. 不过,确切地说,他也并非完全啥都没干,其实他 ...

  •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35

    NO.135 当然了,不管后人怎么评价王猛的这种行为,都并不会妨碍他继续在战场上高歌猛进. 就在他实施"金刀计"的同时,他麾下的大将梁成又再次重创了慕容臧的前燕军,斩首三千余级. ...

  •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34

    NO.134 王猛"大为震惊",连忙向苻坚上书,报告了慕容令叛逃的消息. 当然,他也不会忘了在这之前通过某种私人渠道设法让慕容垂获知了此事. 慕容垂闻讯大为恐慌--根据慕容令在投靠 ...

  •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33

    NO.133 王猛受命后,一面做出征的准备,一面开始实施一个自己精心策划的计划. 他向苻坚请示让慕容令担任此次出征的向导.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苻坚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按照王猛的安排,慕容令和先头部队先 ...

  •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32

    NO.132 苻坚摇摇手拒绝了:我正要招揽英雄平定四海,怎么能杀慕容垂这样的人才!再说,我已经诚心接纳了他们,匹夫尚不能食言,何况我是万乘之君呢? 就这样,他不仅没杀慕容垂,还封其为冠军将军.宾途侯, ...

  • 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31

    NO.131 公元569年11月,慕容垂假称去郊外打猎,换上便装,悄悄出了邺城. 和他一起出城的,有小段妃和儿子慕容令.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隆.慕容麟,还有侄子慕容楷.舅舅兰建等亲信和少量随从,而他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