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伸骨自缩

筋伸骨自缩也可叫伸筋,因为筋伸骨自缩,只需要练伸筋不用练缩骨,筋只要拉长了骨自然能缩。所谓“内牵挂”是指持桩身内感觉有皮条牵挂,有往回扯的感觉,似乎要把人身拽缩成一团,人自然与其力对抗往外撑,这种状态叫“内牵挂”,这样出撑力。“外牵挂”是指身外,远处有皮条往外拽,似乎有“五牛分尸”的感觉,持桩者自然要往回拽与之对抗产生抱力。

撑力就是伸筋,抱力就是缩骨,撑三抱七是也。“内外牵挂”这个意念的产生来自于功到自然成,只要练习方法得当,当功夫一到,此意念自然产生,不要凭空暇想,否则想出来也是幻想,假的,得不到真正的撑抱力。伸筋练习的关键:

01、双腕要扣

在双手形成抓物状后手腕向上扣或向下扣或向侧面扣,总之要扣手腕。根据桩的姿势选择扣手腕的方向,扣手腕可拉动两臂和身体的横筋。拉筋时要循序渐进,扣手腕时可稍微用一点力,只要感觉紧了就可以了,也不要过紧,否则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站松了以后手腕继续微微用力,身体某部位感觉紧了就可以,如此循环往复可自然产生争力,产生争力后运用争力去拉筋。用此种方法筋逐渐被拉长,功夫一到自然形成伸筋缩骨,撑抱互为。

02 、头顶项竖,坐胯提膝

持桩久站头顶项竖可产生“顶力”,坐胯提膝可产生“坐力”,两力相争可拉动身体竖筋,以及脖力、面部、两肋,前腿处筋,总之以拉竖筋为主,方法参照腕扣。

03、脖子后靠

可拉动腰部大筋,腰一挺,丹田自然充实,其方法参照扣腕拉筋法。

04、坐胯

什么叫“坐胯”,坐胯就是腿部的弯度,腿部往低了蹲,要循序渐进,蹲到一定程度自然产生“坐力”。“坐力”持久后两腿自然产生“夹力”,即前腿有往后的意思,后腿有往前前的意思,两腿形成“夹力”。“夹力”拉前腿后面的筋,后腿前面的筋,夹力持久后自然产生双足十趾趴地力,双足趾趴地,方可拉动两腿全部的筋,十趾趴地持久后可自然产生双足踩进地下力,如同树栽根,此时趟泥力才自然出现,两腿有坐胯、提膝、裹、趴、夹,踩力自然出现。

拉筋拉到全身上下无论怎么使劲,使多大劲都紧不了,就说明筋长了,够用了,此时伸筋缩骨锻炼基本完成。

“伸筋缩骨”的练习是整个拳学中最难完成的学业,这段时间的练习时间最长,最痛苦,有很多人由于这段时间熬不过去而辍练。据芗斋老先生讲,郭云深先生授徒决不迁就学生,只要在他门下学徒必须经过“伸筋缩骨”的练习,这种练习非常残酷常常被人称之为“上刑”,别人给“上刑”还好说,关键是自己给自己上刑,疼痛难忍。有很多练拳者因忍受不了这种痛苦而选择放弃。

在芗斋老先生随郭先生习拳时出出进进有几十人,最终熬过来的只有芗斋先生一人,芗斋先生说我终于挺过来了,郭先生这拳就是给我预备的,一般人练不了扛不过来。郭先生就是通过这种练法使学者从“大紧”而到“大松”,从而奠定拳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功夫”。芗斋先生说:“只要过了这一关,就相当于拳学中的博士,以后拳学道路一片光明”。芗斋先生还说:“过了这一关也不定就准能成为拳术大家,但拳术大家必得过这一关,不过这一关肯定不会成为拳术大家”。李洛能、郭云深、尚云祥都闯过了这一关,最终都成为拳术大家,只要有了这种功夫即使成不了大家也算是有功夫的。

有了“伸筋缩骨”的功夫,力可就不一样了,其它运动练的都是肌肉的力,下大功夫的人也只能得局部筋骨力。“伸筋缩骨”法得的是整体“筋肉若一”的力。筋骨力可产生静力——即不动之力,王芗斋先生讲的“持环得中”就是这种力。“持环得中”在技击中有妙用,以后再讲。筋可把人连接成整体,即“气生于骨而连于筋”,整体力在技击亦有妙用。

人的运动靠肌肉,动时可产生力,人在较技时,运动靠肌肉产生力,但两力相交瞬间是不动的,需要静力,筋骨力则产生静力,这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之力是筋骨力与肌肉力共同完成的,完成得好即为“筋肉若一”。这种运动之法非“伸筋缩骨”功夫不可得。“伸筋缩骨”这功夫可使人力透三节,“气贯四梢”,而“三节四梢齐,五行必合一”。“三节”是指人体各关节、各部位都有力。“三节、“四梢”、“五行合一”是技击训练中“身法”、“步法”、“手法”、“上法”的基础,没有基础,技击各法均无法得到。

“伸筋缩骨”可使人产生自乘力(自挣力),其它运动的力都来自动作幅度的惯性力,芗斋先生习惯称之为“抡力”、“砍砖头的力”、“闭眼大撒手的力”、“一出手一大片的力”。伸筋缩骨可使人在没有惯性,没有动用幅度的情况下产生力,武术大家的力一般人理解不了,实际上就是这种力,这种力芗斋先生习惯称之为“自乘力或自挣力”。总之,“伸筋缩骨”产生的力与其它运动产生的力是截然不同的,它是中国功夫的专利。其它运动是产生不了这种力的,中国功夫与其它运动本质区别就在于此。

(0)

相关推荐

  • 浅谈徐致一实战能力,拳术练到无形无相,以科学解释太极的第一人

    自己照顾好自己关注2021-05-24 08:30大图模式纵览我国约4200余年可考证的传统武术历史,其中流传至今的武术拳种数量可以说是多如牛毛.虽说,许多武术拳种在习练方法和技击特点上都有一定的共通 ...

  • 少林《拳经》(节录)

    <注张孔昭先生拳经序>:嗣后支派分衍,渐失其真,间有能崛起者,名震一时候,大都皆筋努骨突任气用力.而于先生运用之法,变化从心之妙,概未之闻也.盖先生拳法,藏神在眉尖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发 ...

  • 经络不通,走路中风!只有3个动作的“伸筋拔骨操”,伸开经络、拔除你的老病根!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道医(包括'古中医')和养生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部分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深入了解和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俗话说:「经络不通,走路中风. ...

  • 伸筋拔骨,强壮身体,开启穴位、和畅经脉的——擎天转拔

    擎天转拔是伸筋拔骨,开启穴位.和畅经脉一种良好的训练手段. (一)预备式 两脚并拢,松静站立. (二) 动作方法 1.撑拔擎天:双手腹前交握上提,翻掌上托,提踵塌腰,实腹提肛.手臂伸直,双目平视,收额 ...

  • 伸筋拔骨操,三个动作通经络、拔病根(动图示范)

    俗话说:「经络不通,走路中风.」经络是人体的活地图,像一张大网一样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包括其中.所以,身体哪里有病,这张网就会有相应的铃铛响起来,向我们报警求救. 本文先教大家辨别一些基本的身体状况,然 ...

  • “伸筋拔骨”操

    筋长一寸,寿涨十年!每晚花上10分钟,3招通经拔病根!『专家示范』 中医养生 2021.04.12  土豆微信 "经络不通,走路中风" 经络是人体的活地图,像一张大网一样把身体的各 ...

  • 伸筋拔骨操

    伸筋拔骨操

  • 伸筋拔骨操详解

    伸筋拔骨操详解

  • 伸筋拔骨 | 太极拳的入门功夫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太极伸筋拔骨功 tretching tendon and pulling bone  练伸筋拔骨功.按一般武术要求,实际上是最初级功夫:而现在练太极拳者,往往忽 ...

  • 伸筋拽骨与太极拳“内劲”的练法

       网上有人招生,说是开班,专门传授师门秘传的,伸劲拽骨练法.三天包会.每人收费若干.                                      以前  学习太极拳伊始,老师都会对学 ...

  • 独家养生“伸筋拔骨”操

    人的身体是有智慧的,可以修复.开发,所谓鹤发童颜.返老还童即是实修实证. 国家执业中医师,上海自道精舍.上海熙和堂中医门诊部联合创办人钟鹰扬老师推荐,钟老师认为: 常人通过与身体对话.觉知和有针对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