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是通过学习一些好的东西来补充或者代替我们那些不好的东西。

很像习惯,我们去习得一个好习惯或者用好习惯代替一个坏习惯,通过这个行为让我们变得更好。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在学,但是却学得不怎么样。

比如,学写作,虽然勤勤恳恳地写啊写,但是一年前的你和一年后的你,除了写出更多的“废话”以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这是怎么回事呢?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是我们的思考的不够深,相信大家都有过:认认真真去学习一样东西,但是总感觉自己的力气打在了棉花上,面前好像出现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着我们跟真理的会面。

如何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让思考更近一步呢?

一、反思

反思,绝对是个人进化的大绝招。

为什么需要反思呢?

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我们需要看到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没有学会反思前,我很会自欺欺人,明明什么都没做,但是却在计划本上打√,好像我已经把计划完成了一样。但事实是什么?计划依旧搁置在那里,我什么都没做。

所以,我们需要看到真实的自己。

第二是我们需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看到真实的自己后,我们需要去思考,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那么你怎么去改正它呢?一直学习但无法进步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看不到自己的错误。

第三是找到更好的行动方案。知道问题后,就要思考更好的行动方案,改变现状。

《影响力》的作者西奥迪尼曾经说过:“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一台录音机,遵循着那个按钮生活。

遇到烧脑的事情就自动跳过,遇到需要花费精力的事情就自动逃避,最后我们什么都没有学到,我们看似学习了很多东西,但最终我们都只是站在门外,从未领略过门内的风光。

但反思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自己在做什么,并作出改变,这很重要。

二、教是最好的学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当能从温习学习过的知识中得到新的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做老师了。

但其实,做老师恰恰能够增长我们的知识。

孔子三十岁创办私学,跟弟子的教学方式就是聊天,让弟子们问问题,然后自己解答,四处拜访有学问的人,然后把学到的知识教给弟子们。

孔子的这个行为,就充分说明了:教是最好的的学。

我之前就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只要学好了,我才能去教别人。

但讲课之后,我发现,并不是。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有了答案才去告诉别人,而是要告诉别人了,我们才在脑海里搜索答案。什么意思呢?

就好比,我知道很多东西,但是我不会一一去告诉你,但如果你来问我,或者我准备要跟你说了,我才会去搜索我关于这个东西的知识有多少,能不能够给你带来新的认知。

教人,能够让自己重新学一遍,并且学得更加牢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