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薛文法丨散文/马趵泉游记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薛文法:1972年生人,河东后稷人氏。自号汾滨儒生,运城作协会员。出身农耕之家,执教私立学校。生平酷爱文学,坚持不懈,乐耕不辍,采枣花之香蜜,书多彩之人生。

马趵泉游记

薛文法

  久闻稷山马趵泉的大名,一直无缘得见。幸喜今日有暇,遂携三两好友驱车前往。一为探幽求胜,二为炎夏避暑。

  因从未去过,所以先在车载导航仪中先后输入“马跑泉”和“马刨泉”,都出现了“无搜索结果”字样。我偶然想起我班学生许灿湘的村子好像离此处不远,就在微信上给她妈妈发了一条“马跑泉离你村有多远”的消息,但好半天没有得到回复。

  最后,还是司机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才知道正确的名字是“马趵泉”,“趵”者,跳跃之意也。然后又在导航仪上输入地名,出现了“稷山马趵泉”和“陕西潼关马趵泉”两个选项。点击第一个,导航开始,踏上征途。

  顺着稷运路向北行使十几公里,在西社镇范家庄村西继续往北前行,一路途径沙沟、白坡等村庄,道路越来越曲折,地势越来越高。从导航仪上看,上山的路就像一条扭曲的麻绳,脑海里不由浮现出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句子:“斗折蛇行”。

  渐渐进入稷山林业局管理的“蟠龙山”风景区,这里是吕梁山麓南端的最高峰,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绿色植物覆满石山,到处绿波起伏,林海无际。

  马趵泉村其实是马家沟村下辖的七个自然村之一,我们从马家沟驱车向西北行进,水泥路更显狭窄陡峭,仅容一辆汽车通过。车行半路,顿觉吃力,无奈只好关掉空调,以增大动力。

  道路两边乱石突兀,树枝旁逸,杂草丛生,但是庄稼却长势格外良好。玉米苗杆粗叶壮,黑绿一片,虽然靠天吃饭但却如此旺盛的样子,与山下能用黄河水浇可是在烈日下无精打采打着扭的情景相比,让人难解其中奥秘。眼看前方已无路可走,忽然一个转弯,马趵泉村豁然出现眼前,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站在村前停车场向上极目瞭望,但见蓝天白云之下,莽莽山岭更显高竣巍峨,三两人家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犹如一幅“山凹人家”的水墨画。

  “马趵泉”顾名思义,肯定是有泉水的地方。我们就是冲这来的。我们随即下车,每人一瓶矿泉水,步行进村,往村后山间出发。

  经过村中街道,到处可见石块垒的墙壁,遍布绿苔;石板铺的道路,逶迤而上,斑斑驳驳,被人们的脚步和岁月的痕迹打磨得如此模样。据说马趵泉村自隋唐以来就有记载,历经宋明元清,目前看到的有很多是清代的建筑。

  忽见几只黑色的东西在人身边飞来飞去,起初我还以为是小燕子或蝙蝠,仔细一看,竟然是蝴蝶。展翅如小孩巴掌,墨绿的底色上,边缘可见白点的花纹。它们见人毫不害怕,三两结对,或翩翩起舞,或俯地饮水,体态如此之大,让人无不称奇。

  看村中古老房屋,大多陈旧却朴实,饱经沧桑。几十户人家散落崖坡,所见之人皆为黄发垂髫,他们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续着古老而传统的模式,悠闲自得。两个老妇用搓衣板洗着衣服,用方言愉快地交谈着。小孩坐在木制的摇车里,目光清澈纯净。骡马静立槽前,晃耳摆尾;土鸡游逛草丛,散步觅食。不时可以看见石碾石磙、犁耧耙耱、扇车推板等老式农具,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黎明洒扫庭院、饭时炊烟袅袅,好一幅原生态的田园风景!

  因其古老的历史,村中还隐藏几处古迹。一是隋唐时的一棵古槐,只见它耸立半山,枝叶繁茂,遮盖方圆几里;枝干粗壮,几个人伸开双臂合围方可抱住;树皮凹凸嶙峋,述说曾经的风雨;树枝上悬挂了几十盏红灯,当地人已把它敬为神灵。二是明代戏楼,里面虽是断垣残壁,梁柱倾斜,但从还矗立的木制牌坊,可见当时的壮况。三是“韩家舍粮旧址”,光绪三年,天下大旱,农田绝收,为解民众生活之苦,家境富裕的马趵泉韩氏经众族商议,决定开仓舍粮。三个月后,韩氏舍尽了万贯家产,韩氏“舍粮”的义举体现了救济天下的民生情怀。

  渐行离村庄,道旁树木愈发浓郁。不时吹来一股股习习凉风,浑身的热汗顿觉消失,真是避暑之佳境。树下绿草如茵,各种颜色的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间,犹如颗颗宝石闪烁不止,引来蜂蝶穿梭飞舞;树上鸟鸣啾啾,蝉叫无绝,让人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感。

  再上一个坡,一座青色石碑,伫立眼前。但见上面“马趵清泉”四个大字镌刻其上,笔力苍劲雄浑,姿态飘逸,一观落款,原是书法大家姚奠中先生的关门弟子原旭东所书。碑后石洞内,一眼清泉汩汩涌出,这就是“马趵泉”了。我们几人喜不自胜,纷纷涌至泉边,倒掉瓶里的矿泉水,每人接了瓶马趵泉水,手握瓶子,顿感凉丝丝的,赛过冰镇水,喝一口甘冽清凉,一股凉意从五脏六腑扩散到四肢百骸,暑气顿消。有的游客将啤酒浸入泉中,以待凉后如从冰箱取出一般。

  转至石碑背面,一行行小楷述说了“马趵泉”的来历。相传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造反,其子李世民身为先锋,与隋军激战在稷山蟠龙山一带。某日,他被围困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里,时逢正午时分,人马饥渴劳顿,眼看后有追兵,前无去路。李世民不由仰天长叹:天要灭李!忽然坐骑飞龙驹举足直立,趵地数下,所刨之处竟然冒出一股清泉!李世民大喜,与马狂饮泉水,顿时精神大振,随后跃马冲出包围……后人依据这个传说故事,将泉水命名为“马趵泉”。千余年来,无论天再旱,马趵泉一直喷涌不息。将专家检测,马趵泉富含多种矿物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神奇的功效。

  正由于马趵泉的神奇来历和千年不竭的奇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赏题字,在泉水旁边的石壁上,镶嵌着地山氏书写的“神泉”二字,字迹挥洒自如,笔走龙蛇。

  手机微信上许灿湘妈妈也回复了,说她在山下农家乐等我们。我们于是打道回府,但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

  到了山下,灿湘爸爸妈妈热情迎接。原来他们就是马家沟人,还是村委会成员,刚刚开完会。我们计划就此别过,下山回家,却被他们百般挽留,执意要在农家乐里管饭,我们见盛情难却,只得留下,悉听尊便。

  灿湘爸爸陪我们闲聊,周围山风习习,好不凉爽惬意,估计总比山下气温相差四五度。灿湘妈妈忙着端菜递汤,不一会儿,四菜一汤旋即上桌。一盘卤头肉红润油亮,入口酥软;一盘葱炒土鸡蛋,翠绿金黄,毫无饲料鸡蛋那股腥气,吃起来格外香;一盘炒腐干,筋道不油腻,口味纯正;一盘凉粉,洁白晶莹,蒜味香浓。就着山里人石磨磨的麦面馍,再喝一碗山里自产的小米粥,胃肠舒服熨帖,无比痛快!灿湘妈妈说,今天厨师有事回去了,要不然还能吃到土鸡炖土豆、苜蓿拌菜、凉拌野菜等特色菜。我们再三表示感谢,说这已经够啦,这顿饭是吃得最合心意的一顿饭。

  吃完饭,灿湘爸爸说可以到旁边的建筑物里参观一下。我们几个随他夫妻登上几十个的石阶,原来是一座庙,上写着“泉疙瘩庙”四个大字。进入庙门,只见庙院内南边是一座戏台,北边和西边是两层楼的建筑。供奉有玉皇大帝、药王和送子娘娘等神灵。灿湘爸爸说这庙里原先还是他们读书的小学,可以见到教室、宿舍、灶台等设施。但这些都不足为奇,最让我们惊奇的东西,就是我下山时感到的那点不足,在这里找到了答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没想到这小小一座庙,竟是抗日战争期间,稷山县民主政府的旧址。从戏台和二楼墙壁上悬挂的图片中,我们重温了这段烽火连天,激荡人心的历史。

   抗战时期,日寇的铁蹄踏进稷山县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党组织和政府被迫转入马家沟,借助偏僻险要的地势,继续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当时的县政府、县牺盟会等组织都驻扎在这个庙里。我们走进各个房间,可以看到简陋的桌椅、老式手摇电话、罩子灯和广播匣子等陈设。在这里,涌现出了像陈捷第、杜天雷、田文莼等可歌可泣的英雄;在这里,革命干部运筹帷幄,指挥了一场又一场战役,让日寇胆战心寒。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晋家峪战役。

  1942年初春,日军纠集八县鬼子七百多人,向晋家峪阵地进犯。国共合作,军民团结,积极组织抗敌,经过浴血奋战,打死打伤鬼子一百多人,让日寇始终没有攻破防线,最终灰头丧气而返。但我方也付出了牺牲百余人的惨重代价,为了纪念这些死难同胞,国民政府树立了“晋家峪战役殉国烈士纪念碑”一座,我们在庙外墙根发现了这座石碑,字迹已显得模糊,但仍能辨别清楚。

  出了庙门,我们看到两边墙壁上分别挂着“稷山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稷山县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的牌匾。灿湘妈妈告诉我们这座庙里还是四集电视连续剧《稷山事件》的拍摄地,他们当时都是群众演员,感受了历史场景的再现,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灿湘爸爸告诉我们,其实马趵泉村里还有很多抗战旧址,比如“闻喜县政府旧址”、“国民党陆军教导司令部特务团驻地”“稷山县粮站旧址”等,只因为隐藏较深,所以我们无缘相见。

  纵览千山万水,终有分别时刻。再一次感谢灿湘爸爸妈妈,再喝一口甘甜清冽的马趵泉水,我们口舌中品咂着农家饭菜的余香,心中怀着对抗日英烈的无限敬仰,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历史悠久、美丽神奇、英雄辈出的古村落――马趵泉……

 (责任编辑:杨志强)

第二届小说有奖大赛征稿启事

首届“新干线”短篇小说有奖大赛取得圆满成功,为鼓励广大作者的创作积极性,繁荣本平台文学创作,现决定举办第二届全国短篇小说有奖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1、征稿范围:向本平台投稿并关注本平台的所有作者,不关注本平台的作者谢绝参赛。

2、小说题材内容不限,每一位作者限投一篇,字数4000字以上,10000字以内。

3、参赛稿件必须是原创首发,在任何媒体和微信平台发表过的作品禁止参赛,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

4、征稿时间:2017年7月5日起至9月30日止。

5、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800元,特制水晶奖杯一只。

二等奖1名:奖金500元,特制水晶奖杯一只。

三等奖1名:奖金300元,特制水晶奖杯一只。

佳作奖10名:奖金各100元,获奖证书一册。

本次大赛所有获奖作者,将由本平台聘为首批“签约作家”。

6、评奖规则

(1)凡参赛作品将在本平台择优发表,获奖作品将从所发表作品中评选。

(2)阅读量及留言量将作为获奖入选参考,人气高的作品将直接进入初选(阅读量1000人次以上,或留言100条以上的作品无条件入围初评)。

(3)本平台将邀请知名作家和评论家组成终评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获奖作品。

7、参赛稿件请寄本平台小说邮箱:3295584939@qq.com,参赛作品必须注明“小说有奖大赛”字样,不注明者不得参与评奖。

特别鸣谢:本次活动奖金、奖品由作家新干线刘静老师全额赞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作家新干线】推广团队: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0)

相关推荐

  • 稷山 许全忠//稷山县西位村宁友玉烈士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

  • 裴永康//​钩沉救忘话羲和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制作:葛丽娟 协助制作:焦云竹  薛前发 走近裴海涛老师(2020.12.26) 稷山 南回荣//平淡是真:再写给裴海涛女士 父亲裴永康,1923年农 ...

  • 稷山 王月芳//人杰地灵刘家坪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

  • 山西这座庙,是全国最大祭祀后稷的庙宇,古建筑“三绝”实属罕见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古称"高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农业始祖.五谷之神后稷曾在这里教民农耕,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先河从这里开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稷山留下了丰富的文 ...

  • 【山西】薛文法丨散文/拍一番锣鼓抒乡情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薛文法:生于1972年,山西稷山人.自号汾滨儒生,运城市作协会员.出身农耕之家,执教私立学校.生平酷爱文学,坚持不懈,乐耕不辍,采枣花之香蜜,书多彩之人生! 拍一番锣鼓抒乡情 薛 ...

  • 【山西】薛文法丨散文/影视的变迁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薛文法:1972年生人,山西稷山人.自号汾滨儒生,运城市作协会员.出身农耕之家,执教私立学校.生平酷爱文学,作品寥若晨星,多为零碎平凡之作,鲜有鸿篇传世巨著.耳听经济大潮激荡之声 ...

  • 【美文选粹】薛前发丨探访古村落,稷山马趵泉

    作者简介 薛前发,生于一九六五年十月,山西省稷山县稷峰镇下迪村,中国共产党员,人民教师,九零年中文系毕业.喜欢写作,摄影.信奉多学多思多劳多得,不亏不欠不贪不腐.作品散见于<山西农民报>. ...

  • 【依依琴行杯散文大赛】薛文法丨以人民的名义读书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薛文法:1972年生人,河东后稷人氏.自号汾滨儒生,运城市作协会员.出身农耕之家,执教私立学校.生平酷爱文学,作品寥若晨星:多为零碎平凡之作,鲜有鸿篇传世巨著.耳听经济大潮激荡之 ...

  • 【山西】薛文法丨小说/苦命人长寿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薛文法:1972年出生于山西稷山.自号"汾滨儒生",运城市作协会员.出身农耕之家,执教私立学校.酷爱文学,创作发表小说.散文作品数篇.耳听经济大潮激荡之声,身 ...

  • 【山西】薛文法丨小说/智能手机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薛文法:1972年生人,河东后稷人氏.自号汾滨儒生,运城作协会员.出身农耕之家,执教私立学校.生平酷爱文学,坚持不懈,乐耕不辍,采枣花之香蜜,书多彩之人生. 智能手机 薛文法 今 ...

  • 【山西】薛文法丨小说/生日礼物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薛文法:1972年生人,河东后稷人氏.自号汾滨儒生,运城作协会员.出身农耕之家,执教私立学校.生平酷爱文学,坚持不懈,乐耕不辍,采枣花之香蜜,书多彩之人生. 生日礼物 薛文法 一 ...

  • 【山西】薛文法丨小说/妈妈的月饼

    [作家新干线]祝大家中秋愉快,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薛文法:1972年生人,河东后稷人氏.自号汾滨儒生,运城作协会员.出身农耕之家,执教私立学校.生平酷爱文学,坚持不懈,乐耕不 ...

  • 【金小说】薛文法丨与狗对话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薛文法,1972生人,河东后稷人氏.自号汾滨儒生,稷山作协理事,运城作协会员.出身农耕之家,执教私立学校.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