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松”并不是柔术

“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这歌谣说明“松”是衡量太极拳功夫的重要标准。自从杨澄甫把“松”列入太极拳《十要》,松字成为了太极拳的入门之道或进阶之途。杨氏后人无不以松字作为练拳秘诀。不仅李雅轩首创“大松大软”;郑曼青也反复强调:“‘松’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耳!”

“松”是生命体初生时的普遍状态,婴儿的自然状态最为松柔。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的肢体慢慢趋向于变硬了,这是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另如植物在欣欣向荣的初期生命状态时,其枝叶也是松软柔韧的,当其老化以至于生命结束,它的枝条叶筋也就僵硬了。可见,松是生命体的本来属性,是生命体的“先天自然之能”。

“松”还是动物的自然本性。最典型的大型食肉性动物如狮、虎、豹,以及我们最容易观察到的猫特别的松,若你去提弄猫的手爪,松至于轻无的状态。训练有素的太极拳习练者,若与其握手,也是绵软若无的状况。其实人类本具“松”的特性,但随着人类的进化,不是增强反而削弱了这天生“松”的本能,这大概是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提出的“递弱代偿”原理罢。

观察人类的行为,“松”应该是普遍的要求,不论体育运动也好,生产劳动也好,日常生活行为也好,都有意或无意的要求身心放松。另如木匠、石匠等手工技艺,以及锄地挑担等等传统农业劳动活动,无一不是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持久工作。另外,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如走路散步、提物用筷,都是非常习惯的放松。如若不信,看看外国人初学使用筷子的情形,那种紧张状态和我们中国人的运用自如相比较,就清楚什么是紧,什么是松了。

从运动范畴讲,“松”并非太极拳的唯一特性,与其他运动相比较,太极拳的松远不如其它运动。如在速度缓慢和用意静心方面,瑜伽与太极拳几无区别,而在肢体的柔软要求上,瑜伽还远远超过了太极拳,练成了常人不能企及的特殊柔软功夫。另如人人都熟悉的体操、舞蹈、杂技、柔术,以及外功拳和各种搏击术等等,他们都有各具特点的放松要求,其柔软程度远远超过了太极拳的标准。

因此,太极拳的“松”特别容易与柔术混淆。柔术指的是能极大限度的提高人体柔软程度的肢体锻炼,多出现于杂技团的节目中,被誉为“超越极限的人体艺术”。柔术是专门展现身体的柔韧性,做出些常人所做不出来的柔软动作的表演活动,看起来全身都“柔若无骨”,“柔软至极”,好比蛇一样的可以被无限弯曲。由于柔术、杂技以及舞蹈演员身体的极限柔软性,令不少太极拳学习者异常羡慕。李雅轩有个学生看了杂技团走软钢丝的表演,演员表演时的稳定性、柔软性令人叹为观止。他觉得深受启发,认为练太极拳达到这种柔软程度,就是太极拳的“大松大软”了。当他把这个感悟报告给李老师后,没想到李雅轩勃然大怒,训斥道:“你别把那些江湖杂耍拿来与我的太极拳相提并论!”可见,太极拳的松软,绝对不是其它功夫的松软状态。否则,睡觉是最好的放松,但为什么睡不出武术功夫来呢?

太极拳的“松”是指人体在自身运动中或遭遇外力破坏时,能够自然调整身体的结构并能及时回归恢复到原初的正常状态,以保证原有的稳定性、完整性和有序性不遭受破坏。其他体育运动状态下的放松标准,是能把腿脚能提得多高,肢体的扭曲角度能做到多大,其难度以超越常人不可企及的程度为目标。而李雅轩对松的要求恰恰相反,他说:“太极拳讲柔软,此人所共知也。但所谓柔者,是说周身一致之柔软,而不是局部的柔软。如练他家拳扳个朝天蹬,以为这就是软了,我却以为这是局部大腿上的韧带软,其别处并不软,这不是练太极拳的需要。因为这种局部的软,发不出周身的弹劲来,也就是打不出松沉软弹之劲来。”

太极拳的松,从运用效果上讲,体若能“松”,就能够迅速恢复体位有利于稳定;体若能“松”,则能够吸收能量有利于减少打击;体若能“松”则易形成“节节贯串”无坚不摧整体有序的爆发劲。所以拳经有言:“浑身百折若无骨,撒去满身都是手。”可以肯定地说,大师们花了数十年才认知到的松,绝不是我们一般常人的理解。当然,若能用量子理论解释太极拳的“松”,那就迎刃而解了。

太极拳的“松”既复杂,也简单。简单讲,就是让肌肉柔韧顺畅,把关节松开灵动,使心态平和自然。总之,用意又用力谓之“硬”,不用意不用力谓之“懈”,只有“用意不用力”才能谓之“松”。当然,这需要老师言传身授,自己体会感悟。

与其他运动方式相比较,太极拳的松有它的独特性,其一是整体松与局部松的区别;其二是太极拳特别注重心意的松,即身心内外均松;其三太极拳的松是“轻松”,体现出来的效果是“轻”和“灵”;其四是太极拳抵达松的路径与众不同,与“更快、更高、更强”现代体育精神的追求反其道而行之,太极拳以更慢、更弱、更静的方式实现松。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它运动是把身体“外练”而松,太极拳则是“内养”而松。

最后提醒:松虽然既是目标也是手段,但松只是练好太极拳的前提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2021-3-2于重庆)

(0)

相关推荐

  • 一句话太极拳6

    --太极拳练的不是人所不能的功夫,养的是人人所具有的本能. --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轻则无所不觉,灵则无所不妙,顺则无所不随,空则无所不有,整则无所不摧. --关节要舒松,肌肉要顺随,心气要平 ...

  • 太极拳之“松”并不是柔术。

    柔术指的是能极大限度的提高人体柔软程度的肢体锻炼,叫做"柔术软功"(Contortion),多出现于杂技团的节目中.总的来说,柔术被誉为"超越极限的人体艺术", ...

  • 到底什么才是太极拳的松

        凡是,接触到太极拳的人们,无不谈及到松.可就是这个"松",困扰了所有的太极拳爱好者,一辈子习太极拳,探索.感悟.追求的就是这个"松".可是,至今,还没有 ...

  • 太极拳的松沉劲

    我师爷李雅轩先生谈到松沉时说:"只要周身松开了,气自会沉下去,日久则内劲自生,脚下也会沉稳--"无论练拳或推手,总要以脚下松沉稳固踏实为第一,否则一切全谈不到.千要紧,万要紧,是身 ...

  • 太极拳的“松、活、弹、抖”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

  • 太极拳中“松不是懈”与“紧不是硬”

    太极那些事已关注2021-04-30 18:34导读:如果未了解松柔之前或不明白紧的用途,就会误将硬的动作当成"紧"的练习,使整个身躯与四肢贯着沉重的笨劲.论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的& ...

  • 太极拳的“松”不理解?找个弹簧试试就明白了!

    健身减肥助手关注今天02:40 大家都知道,弹簧的基本特征就是只要你给它一个压缩的力量它就会给你一个反作用力.你给它的压力越大,它给你的反作用力就越大:你给施加的压缩力越快,其反作用力就越快:无论你以 ...

  • 太极拳的松沉劲是这样练出来的?受益匪浅!

    放松是要神松.意松.气松.形松.松的意思是松展.松柔.松沉.松通.松空.松开.而不能松懈.松瘪.一定要在静中松.在松中静,在松中沉.在沉中松,松要松得透,要一松到底.逐步达到通.空.开.通就是上下通. ...

  • 太极拳的松腰功法

    先摘录网络流传的一个有关松腰的故事:"......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太极拳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之说,称为'太极八法',这'太极八法'按现在的说法是八种基本手法,按过去的说法是八 ...

  • 太极拳的松身功法

    放松在健身和技击方面的作用 放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练拳应在周身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放松在养生练法和技击练法上都很重要. 身心放松利于心静.体松.心静是练太极拳的基本身心状态,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