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舍手记】关于麻雀的几个片段

1
午间暴雨突至,来不及躲藏的鸟儿在雨里疾飞,有只麻雀树叶一样飘落到厨房窗檐下,背对着我,朝着外面“笳、笳、笳、笳”地叫。在雨天昏暗的背景里,麻雀的叫声听上去有种孤单,大概是惦记它的同伴吧,“这么大的雨,你在哪?赶紧找个地方躲一躲啊。”
暴雨下了半个时辰,等雨小一些,麻雀就飞走了,也没飞多远,叫声仍然能够听到,和同伴的叫声在一起,隔着雨,听起来湿漉漉的。
“是时候写一写麻雀了,”我对自己说,“过去这半年,你每天观察居所附近的鸟,拍摄和书写它们,现在,趁着它们安静下来的时候,该把笔墨转向你最长久的鸟邻了。”
说麻雀是我最长久的鸟邻,可一点不夸张,也不稀奇——出生在乡间的人谁不是这样呢,从来到这世上就与麻雀毗邻而居,朝夕相见。
麻雀和鸽子、斑鸠一样,是与人类共居的鸟,人在哪里安家落户,它们也跟着在那儿安营扎寨,家禽般自由地出入院落。它们信任人类的善意,对人几乎没有戒备,但它们又从不与人过分亲密,不会像鸽子那样,会落在人的手背上。
2
小时候,还不曾见识别的鸟儿,就认识麻雀了,知道它们有着泥巴一样的颜色,也知道它们把巢筑在大门上方——屋椽和瓦缝中间的空隙。这个秘密是家里养的大黄猫最先发现的,然后再被我发现。
春天,四五月里,大黄猫总是悄咪咪地窜到阁楼,在离屋椽很近的地方匍匐,耳朵竖立,神秘又专注,窃听着瓦缝里传出的声音——“叽叽、叽、叽叽、叽”,这稚嫩的声音像鱼饵一样,钓住了大黄猫,也钓住了我的好奇心。
最先把爪子伸进瓦缝的是大黄猫还是我?或许是我吧,过去很多年,我仍记得那只麻雀雏鸟的模样,它趴在我手心,还不能站立,眼皮也没有打开,脖子软哒哒,嘴喙阔扁,薄而透明的皮肤微打着皱,腹部一起一伏,宣告它是有生命的活体。
“这么小,又这么丑,还是放回去吧。”我对大黄猫说。
原以为掏麻雀窝的事神不知鬼不觉,但隔天,那只麻雀雏鸟连同它的小伙伴,还有一只垫着羽毛的草窝,整个儿掉到大门口的泥地上。
“作孽啊,这是谁干的?”奶奶厉声问。
“肯定是大黄猫。”我心想,拿眼睛去找大黄猫,它早不见了。大黄猫聪明的很,一听奶奶的语气不对头,就溜之大吉。
3
奶奶并不很喜欢麻雀,因为麻雀“鬼精鬼精的”,总是趁人稍不留神,就偷吃晒在门口的谷物和干菜,还会偷吃腊肉——也不怕被咸死。要知道那腊肉可是家里最金贵的东西,只有来了客人,或请工匠师傅上门来干活的时候,才舍得拿刀割一块。麻雀却不管,把晒在门口的腊肉——捡那富有油脂的地方,啄得一个坑一个坑。
鸡棚和猪栏里的麻雀更多,简直成了麻雀的公共食堂,结着伙儿地进出,鸡和猪都是厚道的家伙,对于来“分一瓢羹”的麻雀视若无睹,任它们在眼皮跟前蹦跳。
有大胆的麻雀还会蹦进厨房,在地上、桌子上,灶台上找食,看见人进了厨房,就呼啦一下飞走。它们也知道这是不该来的地方,会惹主人家讨厌,但它们还是会来,瞅着空子来,伸着小小的脑袋,东张西望,“鬼精鬼精的”。
说到麻雀偷吃的行径,就不能不说它偷吃豆腐的事。
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家杂货铺子,卖日用百货,也卖水果菜蔬。店主有个习惯,总是把老豆腐搁在店门口,一半在店里,一半在店外。
就有麻雀一蹦一蹦,过来了,不知它们是闻着豆腐味儿过来的,还是对这里的情形早就摸了底,了如指掌——到了时候就踩着点儿过来。
麻雀左右看看,见没人在意它,就飞起来,落到豆腐板上,啄食起豆腐,有人靠近,从门口经过,它就飞开,也不离远,待人走了,它又飞过去,继续啄食豆腐。
麻雀啄食豆腐的模样可欢实了,如同小孩子吃到冰激凌的欢实,一边吃一边吧唧着嘴,忍不住发出赞美的声音:味道真棒,太好吃了。
麻雀吃得得意忘形,终于被店主发现,走过来,拍着手掌驱赶它,“又来了,鬼精鬼精的东西,天天来偷吃豆腐,赶也赶不走。”
其实“鬼精”的意思并不坏,用褒义词翻译,就是机灵的意思。
4
虽说和麻雀做了半辈子邻居,知道它们有洗沙浴的癖好也是最近的事。
入夏后,几番在太阳下见到这样的场景:麻雀和它的伙伴匍匐在路边的沙堆里,羽翼松开,双足在沙堆里使尽刨,使尽刨,刨出一个坑,把腹部埋进去,翅膀不停地扑打,搅得沙尘飞扬,看起来像是在沙坑里打滚。
一只麻雀从沙坑里飞起来,就有另一只麻雀赶紧飞过去,如法炮制,把腹部搁进沙坑,翅膀平铺,撒着欢儿地扑腾。
起初以为那是麻雀们玩的一种游戏。麻雀生性活泼,聚在一起的时候会有各种名堂,会聊天,会斗架,像一群精力充沛的孩子,少有安静呆着的时候。
几天后,再见这样的情形,心里一个闪念:或许它们是在洗浴吧——那沙坑看起来太像浴盆了,而麻雀的姿态,和浴盆里快活地扑打水花的孩子没有差别。
我手边阅读的几本鸟类书籍里,没有麻雀洗沙浴的记录,打开百度,上网查证,果真找到了,有洗沙浴癖好的鸟儿不止麻雀,还有百灵鸟和云雀,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地栖性鸟类。
洗沙浴会帮助麻雀驱除体外的寄生虫,那些附着在皮肤和羽毛上,让它们不胜其烦的小坏蛋,会在沙土的摩擦下掉落下来。
洗完沙浴的麻雀会飞到树枝或电线上,蓬松开全身的羽毛,抖啊抖啊抖,嘴喙伸到翅膀下面,东啄啄,西啄啄,把羽毛理理顺。关系亲密的,还会互相梳理羽毛,边梳理边发出亲昵的叫声,像是在说:来,靠近一点,我来帮你,我来帮你。(未完)
(0)

相关推荐

  • 远离村庄的鸟

    远离村庄,生活在野洼里的鸟,又让我一度回到故乡的山野. 秋末,庄稼收割了,土地露出了本来面目.那些鸟,就在我的视野里出现了. 几乎是每个星期日,我把十几只脏尾巴的羊赶到远离村庄的荒坡上时,陆家湾的一切 ...

  • 雀儿

    小时候,不论什么鸟,我们都叫它雀儿. 临摹于2008年 每个春天的黎明,会听见各种各样的鸟鸣.有一种声音洪亮,婉转悦耳.我估计鸟的个头较大.鸟鸣是从邻居高大的椿树上传来的.抬头仰望,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

  • 崔中华|麻雀

    文|崔中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你居住的小区建得比较早,多层结构的楼房高低错落,大块的绿地,树木葱茏,绿草成荫.绿地成了鸟们的乐园,杂树丛中,鸟的叫声婉转,悠扬,一声高过一声. 麻雀是小区的常客, ...

  • 爱能振翅飞

    爱能振翅飞 文/罗锦高 夏季雨后的傍晚,小鸟急切的叽叫声从窗外传来.我透过窗玻璃往外一看,原来是一只羽毛没长全的雏鸟,在红红绿绿的花盆间扑跳,跌倒:再扑跳,想飞又飞不起,徘徊不定,孤独无助,发出略带几 ...

  • 看看山麻雀和家巧儿不一样啊!它们的叫声也不一样的!

    看看山麻雀和家巧儿不一样啊!它们的叫声也不一样的!

  • 【木舍手记】关于麻雀的几个片段(续)

    5 一天中的多数时间里,只要你留意,都能听到麻雀的鸣叫.有时一只,有时两只.有时房前一只.房后一只.叫声有时急,有时缓,短促的单音节,像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滴.滴.滴,持续不断把水珠子滴落下来,砸在地上 ...

  • 【木舍手记】关于麻雀的几个片段(再续)

    6 书房墙角就有个麻雀窝. 装修房子时,师傅特意在墙角钻了个洞,拳头样大小,为安装空调预留下通风口--麻雀窝就筑在通风口里. 对这个房子来说,麻雀是比我更早的居民,在我搬进来之前,它们捷足先登,霸占了 ...

  • 【木舍手记】被一只竹匾改变的生活

    自从拥有一只竹匾后,我的生活与以前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竹匾是父亲给的.春天里,父亲用一百元从流动商贩手里买了三只.一百元三只,也太便宜了,这可是纯手工制作的物件.心下疑狐,端着竹匾正面看看,反面看看, ...

  • 赖非之趣| 木生手记

    赖非兄新书<考古拾趣>我是一气读完,当然因为我喜欢赖非这个人,更因为书中的一个"趣"字是久违了的.铺天盖地间的文多无趣,滚滚红尘里的人多无味,突然遇到这样意趣横生的人与 ...

  • 木腿王牌—舍韦尔斯基小传装甲兵器2018-03-20 10:23:08

    他来自飞行世家,对蓝天的向往深深扎根在他的血液中,即使是受伤失去了一条腿,他也还是顽强地坚持带着木假腿重返蓝天,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伟大的王牌飞行员. 他创立了自己的飞机公司,提出了数百项专利申请 ...

  • 诗人样本||胡木非木:麻雀张着耳朵呢

    作  者  简  介 zuozhejianjie 胡木非木,本名胡学友,重庆合川人,重庆新诗学会会员,合川区作家协会会员,合川区诗词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曾教书育人20余载,现供职于重庆合川工 ...

  • “麻雀界超新星”,前乃木坂成员中田花奈成为职业麻雀士

    前乃木坂46成员中田花奈自团体毕业后,往职业麻雀界发展的她,在3月份报考了麻雀联盟第37期后期职业测试,并且通过考核顺利毕业. 对于这次测试,一向成绩优异的中田也对自己能否合格而感到担心,还做好了自己 ...

  • 禁止出境文物(169)|北宋木雕真珠舍利宝幢(含木函)

    木雕真珠舍利宝幢(含木函)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122.6厘米 文物年代:北宋 出土信息:1978年在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 馆藏地点:苏州博物馆 1978年4月12日,三名小学生一 ...

  • 高血压中医治疗,分三型。1.水不涵木型治...

    高血压中医治疗,分三型. 1.水不涵木型 治疗:滋水涵木,平肝熄风 方药:枸杞子,白菊花,生地,黄精,天麻,川芎,泽泻,川牛膝,生杜仲,桑寄生,石决明,钩藤(后下). 注意: 杜仲应生用,生用阴阳双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