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十二章手诊 第四节 望掌色与疾病

(0)

相关推荐

  • 奇妙的中医五色(全文)

    我国古代很早就对色彩有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说,所包含的五色理论就被用来对应人体进行养生和治疗疾病.中医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只要大家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中医五色理论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十二章手诊 第五节 望手丘与疾病

    正常人的手掌上有六个微凸的丘,颜色呈淡红色,看起来柔软和谐,给人一种丰满的感觉:如果在手掌上出现明显的凸起,并伴有颜色的改变,就是有疾病的征象. 一.大鱼际丘 在正常情况下,应是全掌的最高凸处,上窄下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十二章手诊 第六节 第二掌骨侧速诊法

    第二掌骨侧速诊法为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所创.1973年他发现在人的手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尔后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这一速诊法.其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在97%以上,而且方法简便,易于掌握. 一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三章鼻诊 第四节 鼻部形态与疾病

    前面已经讲到鼻的各部与内脏相应,当内脏发生疾病后,其相应的部位就会有所反映,如色泽变化等.而鼻的形态发生改变,也能反映出内脏的病理变化.一般正常人的鼻子大小适中,鼻梁直,外观漂亮,表明人体健康,如果鼻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十二章手诊 第三节 手指形态与疾病

    手指形态的变化,与人体健康及疾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手指不同形态变化可以反映人体及内脏不同的疾病.因此,望指形对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望手指有指的形态变化以及五指各自的形态变化,所以分两部分来介绍. 一.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九章腹诊 第四节 腹部全息诊

    腹部全息法,是将全部人体的内脏投射到腹部上,而形成若干个与内脏相对应的区域,腹的各个分区与内脏息息相关,当人体内脏发生病变后就会反映在腹部相应部位.在诊察腹部时,按压其中的某个区域,如出现疼痛及不适感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七章眼诊 第四节 黑睛诊法

    中医学所讲的黑睛,相当于西医解剖学的虹膜.角膜部分.黑睛诊法,实际上也就是虹膜诊法.它是一种借助检查虹膜结构.颜色等变化来确定存在人体其它部位器官的病变.损伤及其位置和机能紊乱的方法.由于黑睛(虹膜.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六章舌诊 第四节 舌质主病

    舌分为舌质和舌苔两部分.舌质是指舌的本体,舌苔是指舌面上的苔垢.检查舌质主要是看舌尖和舌两边的颜色,因为上面没有舌苔覆盖,较易看清舌质的本色.正常舌质呈淡红色,不深不浅,生气盎然.患病时,血液的成分或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五章唇诊 第四节 唇的形态主病

    唇有上下两片,离则口开,合则口闭,唇的形态与口的形态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这里所讲的唇的形态,绝大部分是讲口的形态. 1.唇燥裂口唇干燥裂开,表面粘着一些零碎的小皮膜,甚至裂口较深而渗出一点血来 ...

  •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二章面诊 第四节 现代面诊法

    现代面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面部相应脏器分布.诊察方法上与传统中医面诊有所不同.身体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之前或之后.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的形状.肌肉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