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簋,终于看到了全部铭文 · “宅兹中国”特展

“宅兹中国”展览中,五大顶级国宝里名头最大的,除了何尊,就是堪称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利簋。在此次特展中,武王时或成王时器的利簋,与厉王时器的胡簋,宣王时器的逑盘,这祖孙三位,共同呈品字型陈列展出。

众所周知,利簋能被认为是国博的镇馆之宝,最大价值就在于簋内底的三十二个铭文,从考古学角度证明了周革商命的历史,而且提供了珍贵的干支日期和天象描述,为后世推定西周纪年提供了重要参考。

不过,此前利簋一直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出,在夏商西周单元的第一个展厅陈列,在单独的一个靠墙的大玻璃柜里,所以内底的铭文只能看到上半部分,下半部符合文献记载的“朝”字,还有最有天象意义也最有释读争议的那个“岁”字,都看不到。

文献里说牧野之战发生在清晨,这个“朝”字正好印证了文献的记载。而这个“岁”字更重要,被释读为木星,加上后面的鼎字,被认为是甲子日那天早上,木星正在北半球的天顶,以这个天象为基础,上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推算武王伐纣的牧 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的清晨。

当然,关于这个字的释读还有不同看法,有的释读为越鼎,表明夺取政权。不过,国家博物馆仍持“岁”的观点,只是另把铭文中原来的“阑”字改释为“管”字,就如同把逨盘改称为了逑盘。

好在此次“宅兹中国”展览的布展非常人性化,重要文物都是单独陈列,可以从四面的角度参观,而且吉金摆放的高度符合人体黄金分割,可以能最大限度地看到器内的铭文。

从正面看,跟以前的效果差不多。右起第一行铭文是“武王伐商唯甲子朝岁”,只能看到上半部,“子”能看到一半,下面的“朝”和“岁”字看不到。

第二行铭文是“鼎克昏夙又商辛未”,下面的“又”字有一半,“商辛未”看不到。第三行是“王在管师赐又事利”,下面的“事利”看不到。第三行是“金用作檀公宝尊彝”,“宝”有一半,“尊彝”看不到。

不过好在此次展览可以从两侧去看,从左边正好能看到前三行,特别是第一行,从来见不到的“朝岁”终于见到了。

竖起来看得更大些。终于,看到了完整的“武王伐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又商”。就是这些字,史书上的记载不再是封神榜里的众神仙斗法,而是真真切切的历史。

从右边看,能到后两行,特别是能看到平常不得见的“又事利”三字,通假为右史利,也就是这件利簋的做器者和主人。

还是竖起来看得清楚。关于这位利,从铭文可知是檀氏,过去认为他是周武王的近臣,是在周灭商后第八天得到赏赐做了这件簋。如果这样,利簋就是已知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但2003年出土的也在此次“宅兹中国”展出的逑盘,证明西周没有生谥,因此利簋中出现了“武王”,说明利簋应是武王的继任者成王时所做,那利就应该成王时的右史了。

无论哪种观点是事实,利簋都是在周灭商后不久铸成,因此上面的铭文真实记录了三千多年前的珍贵史实,再次验证了中国古代文献的可靠,具有为中华文明正典明史的伟大意义,堪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最珍贵的中国古代青铜器。

“宅兹中国”展览真是太棒了,大家快去啊,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北8展厅啊。关注我们与照耀同行IDwalkingwithshining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

(0)

相关推荐

  • 《出土文献》|王挺斌:秦骃玉版铭文补释

    秦骃玉版铭文补释 王挺斌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秦骃玉版的研究,已历二十余年,其中仍有个别疑难字词尚未彻底解决.本文指出,旧曾聚讼纷纭的" "其实见于清华简,在玉版中用为 ...

  • 餐松饮涧 - 什么是中国?

    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静静地陈列着几千件商周的青铜器,在这林林总总之中,在我心目中占据C位的,却属于一家特别小的博物馆,宝鸡市博物馆中,这件青铜器的名称,叫做:"何尊". + 何尊 ...

  • 三座青铜大鼎的背后故事:国博“礼和万方”特展览过眼录

    小伙伴们还记得之前我们说"盂克双鼎即将在上博国博重聚 文博在线"的事么?这一天,终于等来了! 三鼎同框 除了"盂克双鼎",国博还给了我们"惊喜&quo ...

  • 小臣系玉璧铭文第四字释读

    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虢国虢仲墓的"小臣系"玉璧有铭文四字. 该玉璧上的第四个字笔者以为应释读为"进".......在"小臣系" ...

  • 考古学・大豐簋

    大豐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王又大豐"字句而得名.又因作器者为武王祭祀祖考时的助祭王臣天亡,故又名天亡簋.这一铜器是传世的周武王时期的标准铜器.相传清道光末年与毛公鼎同出于 ...

  • 三件珍贵的西周王器 · “宅兹中国”特展

    国家博物馆"宅兹中国"展出众多西周青铜器,现在按历史和艺术价值分为一二三级文物和禁止出境文物,但三千年前等级最高的当属周天子所用的王器了,此次展览中展出了是三件西周王器. 因为西周 ...

  • 何尊铭文,终于微微见到了“宅兹中国”

    去陕西看国宝,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看到了何尊,但被高高的玻璃笼罩,看不到何尊内底的铭文,特别是"宅兹中国",文字上最早的中国.陕西禁止出境文物(十七)西周何尊 又过去 ...

  • 宅兹中国:长铭文青铜器闪亮登场(下)

    今天我们继续宅兹中国的长铭文青铜器之最,看看登场的小演员都有哪些. 5. 作册折觥,铭文最长的觥 (40字) 觥[gōng]是流行于商代后期至西周早期的一种酒器,我们知道有一个词叫觥筹交错,形容很多人 ...

  • 宅兹中国:长铭文青铜器闪亮登场(上)

    2020年8月14日至2020年10月13日期间,国博新开了一个重磅特展"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这次特展不仅精品数量众多,有近一半为国家一级文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

  • 〔旡可〕尊“宅兹中国”补议——以出土资料为中心

    摘要 尊"宅兹中国"涉及的相关问题至今仍有待厘清.首先结合新资料并根据器物四面镂空扉棱.通体布满纹饰等特征来看, 尊应属西周康王时器而非成王.其次铭文中的"中国" ...

  •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 宅兹中国,天下之中洛阳

    古都洛阳所属的洛阳盆地.伊洛河谷早在龙山时期就有了大型聚落,洛阳盆地的二里头遗址是早期都邑所在地,这里有宫城,有建筑群,有道路网,有青铜礼乐器代表的礼乐文化,用甲骨占卜的习俗,各种龙的形象大量出现,代 ...

  • 余宅兹中国,洛阳这里是最早的中国,华夏文明起源地

    作者:洛阳勒勒 宅兹之始 铸造于宝鸡周原的何尊曾记述:余宅兹中国-,时间是公元前1032年或1037年,在比何尊主人早一千年宅兹中国的人在哪里?答案是洛阳二里头文化遗址~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

  • 讲书︱《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作者:葛兆光

    "中国"这个名词,是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习用的,但是真正问起这个名词的含义,相信很?人都不容易表述清楚.而随着对"中国"这个名词的思考,便会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