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一捋八王之乱||~55~矫诏伐齐(一)

对于众人的规劝,司马冏是听之,惭之,不改之。

成语“莼鲈之思”出自《晋书·张翰传》。张翰本是江南人,在洛阳做官,这天秋风萧瑟洛阳渐寒,张翰想起家乡的莼菜和鲈鱼,感叹道:“人生在世,但求逍遥自在,何必为了功名利禄,千里迢迢到洛阳为官呢。”于是辞官回乡。

张翰本是豁达之人,他因思念家乡美味而辞官的故事看起来潇洒快意,超凡脱尘。但事实并未如此,张翰曾邀同乡顾荣同行,说:“现今天下纷纷扰扰,灾祸战乱都没有停止。我本来就是山野之人,对现实不抱希望。可是你名声远播,想要退出政坛很难。是进是退,希望你慎重考虑。”

张翰时任齐王司马冏的东曹掾。他辞官并非思念莼菜鲈鱼这么简单,而是意识到乱政的司马冏不会有好下场,担心自己受牵连。

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张翰的同乡顾荣,虽然没有一起辞官回乡,却也每日沉醉,他写信给朋友说“吾为齐王主簿,恆虑祸及,见刀与绳,每欲自杀,但人不知耳。”

张翰和顾荣的行为反应了司马冏柄政时期大多数朝臣的想法。专权、骄奢、僭越,成了司马冏的新形象,朝政在司马冏的领导下日渐衰败,很多人都对政权心生厌倦。

公元302年十二月,司马冏为了鼓舞士气,挽回人心,准备在洛阳进行一次阅兵演练。只是,司马冏不会料到,这次阅兵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颗稻草。

在阅兵的前一天晚上,翊军校尉李含突然从洛阳离开,只身逃往关中。

李含本是河间王司马颙的心腹,他是陇西狄道人,在雍州始平郡长大。李含出身寒门,但很有才干,青年时便同时被陇西、始平两郡推举为孝廉。有能力的年轻人自然讨人喜欢,李含被雍州望族子弟皇甫商看中了,皇甫商想与李含结交。寒门子弟被豪族公子笼络,按说是件好事,只是李含心高气傲,给了皇甫商一个闭门羹。颜面受损的皇甫商一气之下,联合地方官对李含进行打击,任命他为门亭长。这一来一往,两人就结下了仇怨。

李含,字世容,陇西狄道人也。侨居始平。少有才干,两郡并举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少恃豪族,以含门寒微,欲与结交,含距而不纳,商恨焉,遂讽州以短檄召含为门亭长。

此后几十年,李含的仕途一直不顺利。直到河间王司马颙镇守长安,才将他收入麾下,转为长史。此后,司马颙对李含是言听计从,三王伐赵期间,司马颙所有的行动,都出自李含的谋略。

河间王颙表请含为征西司马,甚见信任。顷之,转为长史。颙诛夏侯奭,送齐王冏使与赵王伦,遣张方率众赴伦,皆含谋也。

风水轮流转,李含在河间王麾下混得顺风顺水,打压他的皇甫商却落魄了。皇甫商此时因为赵王的牵连丢了官,便找河间王企图东山再起。河间王对皇甫商还算客气,毕竟,他的家族是关中望族。但是心怀恨意的李含自然不会放过报复的机会,他对河间王说,皇甫商是赵王的亲信,最好与他保持距离。之后,皇甫商去洛阳认罪,河间王为他设宴践行,席间,李含与皇甫商发生冲突,最后不欢而散。

之后,司马冏将李含调离长安,到洛阳任翊军校尉。

翊军校尉是个要职,大多数时间都是由宗室或豪族子弟担任,对于出身寒门的李含来讲,其实已经到达了仕途的顶峰。但让李含感觉不爽的是,与他结怨的皇甫商也在齐王麾下,不巧的是,被李含杀死的夏侯奭,他的弟弟也在齐王府,天天喊着要为哥哥报仇。

这么多仇人就在身边,李含十分心虚,毕竟,皇甫商等人出身名门望族,人多势众。在洛阳的数月,李含惶恐不可终日。司马冏下令阅兵时,李含认为这是个陷阱,皇甫商等人会在阅兵场上将他杀害。此时的李含,已成惊弓之鸟,终于在阅兵的前一天晚上,他因为受不了内心的惶恐,单骑出逃。

初,梁州刺史皇甫商为赵王伦所任,伦败,去职诣颙,颙慰抚之甚厚。含谏颙曰:“商,伦之信臣,惧罪至此,不宜数与相见。”商知而恨之。及商当还都,颙置酒饯行,商因与含忿争,颙和释之。后含被征为翊军校尉。时商参齐王冏军事,而夏侯奭兄在冏府,称奭立义,被西籓枉害。含心不自安。冏右司马赵骧又与含有隙,冏将阅武,含惧骧因兵讨之,乃单马出奔于颙,矫称受密诏。

作者简介:

大好,一个喜欢阅读的,有点强迫症的小清新。

(0)

相关推荐

  • 八王之乱 第十二节 互相利用的群狼

    八王之乱 第十二节 互相利用的群狼 原创 史图馆专栏作者 史图馆 6天前 本文作者:锦帆游侠 司马覃成为了新的继承人,这让朝野的公卿们都对司马冏有了意见,而这更是让其他宗王们对司马冏起了想法:像你这样 ...

  • 激荡四百年:王弥图谋石勒被反杀,慕容廆平定辽东收人心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2篇 洛阳和长安相继沦陷,晋朝在中原最大的势力只剩下苟晞.石勒既存争霸中原之心,也必须要灭了他. 永嘉五年(公元310年)九月,石勒先进攻王赞于阳夏, ...

  • 过河拆桥是帝王将相的基本操作,但是没拆好,也很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20-08-26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安皇帝 延光四年 公元125年 阎显忌大将军耿宝位尊权重,威行前朝,乃风有司奏"宝及其党与中常侍樊 ...

  • 激荡四百年:皇甫重坚守两年一朝瓦解,张轨平定叛乱立威凉州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6篇 前面说到,李含想要谋害皇甫重,皇甫重先下手为强起兵讨伐他,司马乂不想事情闹大,一面征召李含入朝,一面令皇甫重停战. 然而,皇甫重和李含矛盾已深, ...

  • 李义:富不过三代,诚不我欺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生逢乱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人会远遁他乡,有人会加入军伍,也有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本篇来聊聊李义,字孝懿. 李义是冯翊yì东县人,冯翊地属于司隶校尉部.三国时期与他一样 ...

  • 怪想之圆周率学历史六十五 303(西晋)

    人有很多的选择 柴米油盐酱醋茶 吃喝玩乐票赌抽 任何的选择,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被选择的命运 要去哪里? 今天圆周率看历史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 ...

  • 捋一捋八王之乱||~56~矫诏伐齐(二)

    李含离开洛阳后,一路向西,马不停蹄,到达河间王府时,已是深夜.风尘仆仆的李含翻身下马,告诉门阍,自己来自洛阳,受密诏要面见河间王.门阍不敢怠慢,急忙入内通禀.不久,府门打开,李含闪身而入,见到了河间王 ...

  • 捋一捋八王之乱||~57~矫诏伐齐(三)

    公元303年1月26日,河间王司马颙在李含的怂恿下向齐王发难,他上表皇帝,罗列了齐王司马冏的八大罪状,说司马冏早在许昌时就心中无君,僭越礼仪.伐赵成功后,司马伦及同党已被诛杀,司马冏还率领数十万部队进 ...

  • 捋一捋八王之乱||~58~矫诏伐齐(四)

    河间王的檄文传来,司马冏大为惶恐,他召集百官商议对策.会间,司马冏满腹委屈:"先前孙秀作乱,篡权夺位,社稷倾覆,没有人站出来.是我扛起大旗,纠集义师,扫除元凶,忠心可鉴.如今河间王.长沙王听 ...

  • 捋一捋八王之乱||~43~三王伐赵(一)

    ‍‍公元300年八月,齐王司马冏被孙秀赶出洛阳去镇守许昌.不久,淮南王司马允兵败身死.司马冏知道孙秀不会放过自己,所以一到许昌,他就着手组织力量. 孙秀任命司马冏为平东将军.假节,镇许昌,这是个虚职, ...

  • 捋一捋八王之乱||~44~三王伐赵(二)

    相比于司马炎的两个儿子的坚决支持,族叔司马歆和司马颙的态度就有点暧昧了.司马歆是司马懿第七个儿子司马骏之子,算起来赵王司马伦是司马歆的九叔.之前的十余年,司马歆一直在洛阳担任散骑常侍,司马伦篡位之后, ...

  • 捋一捋八王之乱||~45~三王伐赵(三)

    伐赵联军从东向西,一路高歌猛进,行至朝歌,部队已达数十万.司马伦虽然掌握着天下最精锐的禁军,却也被联军浩大的声势吓得不轻.他连忙找来孙秀,询问应对策略. 孙秀是五斗米教徒,他的应对策略充满着宗教的色彩 ...

  • 捋一捋八王之乱||~46~三王伐赵(四)

    成都王开始整顿部队渡河,过了黄河,洛阳就在他脚下了.此时的司马伦已经无力阻止成都王,他没兵了.唯一的生力军张泓在阳翟被齐王牵制,无暇北顾. 洛阳城里人心惶惶,抱怨声.哭喊声.咒骂声,声声入耳.赵王司马 ...

  • 西晋皇族内乱—八王之乱(一):杨骏矫诏篡权,贾氏联合楚王夺权

    导语: 西晋都城洛阳的皇宫内,中枢监华廙被紧急召见.含章殿内,西晋王朝第一任国君晋武帝司马炎的病情突然出现恶化.当天,晋武帝在遗诏中写道:西晋王朝的辅政大权将交予国丈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二人,当天晚上, ...

  • 捋一捋八王之乱||~1~乱臣贼子

    公元291年至306年,西晋王朝司马氏皇族内部因争夺中央政权爆发了历时16年的动乱,期间,"人不见德,惟戮是闻.公族构篡夺之祸,骨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历观前代,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