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三 | 闲话冬至

(在冬至日里怀念母亲)

冬至,在东阳南乡的习俗是吃麻糍和纪念祖先的日子,这两个习俗源远流长。

冬至日一般在公历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哪一天,它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也就是说,这一天是阴阳的转折点,从这一天起,白天的时间渐长,夜晚的时间渐短。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多年的历史了。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渐强,代表一个循环的开始,是大吉之日。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把正月和冬至分开,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开始的。汉代把冬至称为“冬节”,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拜冬”礼俗,民众流行向父母长辈拜礼俗。

宋朝以后,冬至才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天气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三九严寒”而“九九”已在夏历二月之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麻糍或馄饨。关于吃馄饨,还有个民间传说: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都吃馄饨。                                                                                                          2019年12月22日

欢迎关注“流水船歌

欢迎点赞和留言,欢迎转发和赞赏

(0)

相关推荐

  • 馄饨这么包

    馄饨这么包

  • 陆文三| 横店梦泉谷

               横店梦泉谷 2021年5月9日,周末随团到横店梦泉谷温泉度假区团建烧烤.梦泉谷是2018年元旦开放的,至今才第一次光临.它集温泉养生.疗养度假.游乐戏水.生态观光为一体,全区分综 ...

  • 陆文三| 清清花溪水

                                                  清清花溪水 2021年5月2日,在杜鹃山庄吃过丰盛的具有磐安地方特色中餐之后,转道花溪游览. 花溪属省级风景 ...

  • 陆文三| 高姥山上杜鹃红

    2021年5月2日,部分大学同学齐聚磐安县高姥山,一起观赏美丽的杜鹃花.虽然我已经第三次来了,但还是百看不厌. 杜鹃花好看,同学情更浓.磐安同学好客的热情感动我们所有旅行者.这次做东的主人是韦东明同学 ...

  • 陆文三 | 父亲在2020年

    2020年父亲97岁.他年轻的时候,身体不好,到了中年以后,还是常常生病. 有一年的春夏之交,我父亲的脚后跟忽然痛了起来,脚都不能踩地,听农村里的人说是后了"后垫".说到生后垫这种 ...

  • 陆文三| 越溪江畔逐浪花

          越溪江畔逐浪花 --西施故里游记 4月18日,全家人到诸暨西施故里旅游,从东阳到西施故里约1小时20分钟的车程. 西施故里,在浙江诸暨,是诸暨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整个旅游区面积1.85 ...

  • 陆文三| 忆母亲

    忆母亲 母亲是2018年1月29日去世的.每到清明时节,我就想起母亲. 我们小时候,母亲的生活担子是很重的,我兄弟四人,全家的重担大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父亲一年到头只知道在田里干活.家里家外,吃饭穿衣 ...

  • 陆文三| 东阳陆姓的字辈

                东阳陆姓的字辈     前几天,侄儿陆思豪问我陆姓辈分的事.我说"家谱中有啊".他说"看不懂".我手头没有这本书,我只好求教于朋友杜晓波 ...

  • 陆文三 | 一对好姐妹

               一对好姐妹 孙女萱和外孙女真,相差两个月,在别人看来,是一对双胞胎.头发一起剪,还常常梳成一样的发型.爱看的电视是<小玲玩具>,每逢假期两个人就常常一起玩,半天不需要 ...

  • 陆文三 | 父亲98岁了

                   父亲98岁了 农历正月十五,是父亲的生日.今年父亲98岁了,全家人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父亲的生日. 几十年来,总想为父亲写点什么.但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实在没有惊天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