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史沫特莱临终前给朱德留下巨额遗产,她去世后葬入八宝山
相关推荐
-
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
柯棣华,印度医生,1938年到中国,1942年入党.1942年12月9日逝世. 巴苏华,印度医生,1938年到达中国延安,1940年11月,巴苏华入党,1943年6月他回到印度,1985年病逝于印度. ...
-
向八路军“偷师学艺”的美国军官卡尔逊
[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回眸] "大西洋上吹来一日豪雨,把华盛顿的天空洗得纤尘不染,晶莹澄碧. 当我站在阿灵顿公墓埃文思·福·卡尔逊将军墓碑之前的时候, 一片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我的脸上, 一滴泪水 ...
-
黄河流域省份文化分享
黄河流域省份文化分享
-
【广州诗歌】No.81220期A版||延安的窑洞 文/江北 亚非
广 州 诗 歌 欢迎阅读 <广州诗歌>平台自创建以来旨在发展平民文学!大众化阅读,大众化创作,展示平凡心灵最美好的一面.我们努力为华语文学贡献力量.欢迎您的阅读!愿您记录自己奋斗历程中的点 ...
-
葬在八宝山的美国女作家,爱慕朱德,死前将全部稿费捐给朱德
葬在八宝山的美国女作家,爱慕朱德,死前将全部稿费捐给朱德 原创2021-09-13 12:50·谢小楼 一 1950年5月,美国作家史沫莱特卧病在床,手边是她正在修订完成的著作<伟大的道路--朱 ...
-
这是一组革命先辈们在延安的老照片第八张是...
这是一组革命先辈们在延安的老照片 第八张是,1946年12月1日,为德高望重的朱德总司令过六十大寿,毛泽东亲笔题词:"朱德同志六十大寿人民的光荣". 其他的几张,哪些人物您能说上来 ...
-
白求恩随行护士琼•尤恩的中国传奇故事
作者:梅兴无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道:"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 ...
-
资讯有故事丨“这支队伍是中国和亚洲的希望”
来源:环球资讯+ 上世纪20至40年代,一些外国记者远渡重洋,辗转来到中国.他们是中国革命的见证者,他们让世界了解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人. 环球资讯与您重温历史,听"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
-
质朴外表无法隐藏的不平凡 国内记者笔下的朱德总司令
太原广播电视报 太原广播电视报官方账号 1热评 朱德 抗日战争时期,对于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的总司令朱德,外界有着太多的传说.他被称为"红军之父",也是国民党当局报道中常见的&qu ...
-
朱德:南昌起义保留下中国革命火种,天心圩整编造就一支威武之师|中国革命|天心圩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气氛庄重而热烈,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朱德元帅 ...
-
朱德没打过一次大仗,为何能成为元帅之首、红军之父?
原创书雪历史2021-05-19 15:36:25 提起朱德元帅,想必每位读者对于他和毛泽东"朱毛"并称的美谈耳熟能详,但要说和林彪.彭德怀元帅,甚至是粟裕上将这些,我军在解放战争 ...
-
大揭秘《延安来客 史沫特莱》
大揭秘《延安来客 史沫特莱》
-
1950年,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为何要将六十万遗产转交朱德?
1950年4月28日,在伦敦的一家医院里,一个年仅50多岁的女人躺在病床上,写下了自己的遗嘱,她在遗嘱中专门交代,要把自己写作所得的所有稿费都交给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军官. 这个军官就是新中国人民解 ...
-
朱琦离世10天,88岁的朱德才知晓,哽咽道:你们不告诉我,这不对
1974年6月20日,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像往常一样坐在家中,看着报纸关注着国家最近发生的一切事情.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后,朱老总的妻子康克清,儿媳赵力平和几个孩子一起走了进来.朱 ...
-
1950年,美国女作者为朱德留下了六十万遗产,后来是如何处理的
1950年4月28日,伦敦的一家医院里,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正躺在病床之上,倾听着医生的叮嘱. 医生告诉她,接下来她需要做胃部切除手术,但这个手术是有一定风险的,为此她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当医生离开之后 ...
-
美国人史沫特莱为何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是中国规格最高的革命公墓,能够安葬在这里,对逝者来说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也是对其一生的肯定.在这个公墓里,安葬着一位被称为"中国人民之友"的美国作家,她就是艾格尼 ...
-
史沫特莱:留给朱德巨额遗产,临终遗言,灵魂安葬在北京八宝山
她是20世纪待在中国时间最长的外国记者,给世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她是中国革命最坚定的支持者,在延安找到自己追寻半生的理想,大地母亲的女儿 中国人民的朋友,她死后 还把自己的骨灰埋在了中国 . ...
-
朱德,在战争中很少指挥作战,为何被评为是十大元帅之首?
原创2021-07-29 16:18·历史品监管 朱德被是老一辈革命家的杰出代表人物,被称为"红军之父",新中国建立之后,为了表彰朱德的功绩,朱德担任了新中国的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 ...
-
相比史沫特莱一直支持的印度,为何最终,她还是选择了魂归中国?
作为一名始终心系中国革命的记者.作家,史沫特莱回到美国之后,在冷战时期,遭受了美国政府的监视.诬蔑和打压,人们将其视为"红色文人",因而对其大加排挤. 身处困境的史沫特莱,对这个她 ...
-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胡松涛
解放军报2021.8.1 ■胡松涛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著名学者曹聚仁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
-
彭起超找彭德怀参军,伯父却因养子,厉声反问他:你是否会叛变?
1942年初,位于山西太行山脉的八路军总部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人年仅十五岁,穿着破烂,但当他向总部工作人员表明自己身份的时候,众人大吃一惊,连忙通知了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 原来此少年名叫彭起超,是彭 ...
-
彭德怀:世人眼中的“战神”,作家却揭露元帅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
前言 毛主席与彭德怀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主席对战神彭德怀的最高评价.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这样表达对彭德怀元帅的敬佩之情:"一直到今天,开国元勋中,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