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史沫特莱为何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相关推荐
-
史沫特莱:留给朱德巨额遗产,临终遗言,灵魂安葬在北京八宝山
她是20世纪待在中国时间最长的外国记者,给世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她是中国革命最坚定的支持者,在延安找到自己追寻半生的理想,大地母亲的女儿 中国人民的朋友,她死后 还把自己的骨灰埋在了中国 . ...
-
中国八宝山公墓中,谁的墓被人祭扫最多?未曾想是红颜薄命的林徽因
中国八宝山公墓中,谁的墓被人祭扫最多?未曾想是红颜薄命的她 百乐说星关注昨天10:29大图模式历史上提到的八宝山公墓,除了神秘就是敬仰,因为这里安息的人不是普通人,他们一生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走了 ...
-
八宝山革命公墓中,革命第一墓是谁?
相信大家在平时的新闻报道中也注意到了,当国家一些退休的领导人去世或者是成就突出的科学工作者去世之后,他们大多会被葬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中.要是说到我们国家最负盛名的革命公墓,也当然要数八宝山革命公墓.这里 ...
-
北京八宝山老山骨灰堂
我上小学的时候一到清明节,学校就组织各班级学生徒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祭扫英雄先烈墓.扫墓结束后自由活动,我和班里的几个知心小伙伴偷偷的跑到了老山骨灰堂里面玩,那时候管它叫忠灵塔.我们好奇的在里面观看,有 ...
-
资讯有故事丨“这支队伍是中国和亚洲的希望”
来源:环球资讯+ 上世纪20至40年代,一些外国记者远渡重洋,辗转来到中国.他们是中国革命的见证者,他们让世界了解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人. 环球资讯与您重温历史,听"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
-
1950年,史沫特莱临终前给朱德留下巨额遗产,她去世后葬入八宝山
原创2021-07-05 15:42·帝哥说史 1979年,一部生动描述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著作<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在中国大陆出版了.但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中国人,而是中国革命的 ...
-
第七批国保合并前(最后扫尾)
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处) ************************************* 1981.浙东沿海灯塔 民国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宁波市镇海区.北仑区.象山县 与第 ...
-
1950年,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为何要将六十万遗产转交朱德?
1950年4月28日,在伦敦的一家医院里,一个年仅50多岁的女人躺在病床上,写下了自己的遗嘱,她在遗嘱中专门交代,要把自己写作所得的所有稿费都交给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军官. 这个军官就是新中国人民解 ...
-
史沫特莱:第一个发现鲁迅身体状况不好的人
1936年10月19日,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 鲁迅先生从发病到病逝,时间持续近十个月.鲁迅生病之初,无论家人.朋友,还是他自己,都没 ...
-
史沫特莱与朱德有何关系?初见献吻,临死前嘱咐尽数稿费由朱德处理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个命题:你信不信男女之间存在纯洁的友谊?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相信.一如人们对朱德和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关系猜测. 史沫特莱是来自美国的女记者,曾被指控为苏联间谍,是公认的中共好朋友, ...
-
往昔|史沫特莱:为救护事业奔走的“伤兵之母”
READING 史沫特莱是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美国作家,记者,社会活动家. 1928年底,史沫特莱以<法兰克福报>记者的身份首度来到中国,其后几年间,她写出了讴歌中国革命的<中国人的 ...
-
史沫特莱笔下的东北伪军:不甘而又无奈,战场上保存着最后的良知
1939年底,中国军队发起了冬季攻势,战前所定的目标为: 击溃侵华日军主力第十一军,夺回武汉三镇. 当时,离开八路军驻地南下,正好路过川军第二十四集团军王瓒绪司令部的史沫特莱,亲身经历了那场动人心魄的 ...
-
相比史沫特莱一直支持的印度,为何最终,她还是选择了魂归中国?
作为一名始终心系中国革命的记者.作家,史沫特莱回到美国之后,在冷战时期,遭受了美国政府的监视.诬蔑和打压,人们将其视为"红色文人",因而对其大加排挤. 身处困境的史沫特莱,对这个她 ...
-
大揭秘《延安来客 史沫特莱》
大揭秘《延安来客 史沫特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