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沫特莱:第一个发现鲁迅身体状况不好的人
相关推荐
-
斯诺当年去陕北到底是宋庆龄还是冯雪峰安排的?为什么他关于此行的记载故意隐去了几个人?
▲斯诺(左)在陕北与毛泽东的合影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是怎样去到陕北的?他是一个外国记者,怎么能进入被重重包围的陕北红军区域呢?关于这件事,历来的讲述多种多样,有人说通过宋庆龄,有人说通过神 ...
-
鲁迅究竟死于什么病
1936年年初,鲁迅病了.1月3日他在日记里写道:腋肩及肋均大痛.第二天去医院医治,这以后病情时好时坏.到了3月2日下午骤患气喘,请鲁迅熟识的日本医生须藤来诊治.此后须藤医生每天来给鲁迅打针,鲁迅的病 ...
-
鲁迅五十寿辰庆祝会
--文事探旧之十六 龚明德 <文艺报>1956年第19期为"鲁迅纪念专号",其中有何之写的<鲁迅先生的五十寿辰庆祝会>.该短文引述史沫特莱<记鲁迅&g ...
-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中国现代作家手稿选》收录50位作家手稿 刷一刷鲁迅和他的“朋友圈”
茅盾为悼念鲁迅而写的<学习鲁迅先生>上海鲁迅纪念馆供图 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和逝世80周年.这位被人尊称为"大先生"的一代文豪,一生交友甚多.仅根据<鲁迅日记 ...
-
鲁迅在上海留下的足迹,一起来追寻!
鲁迅先生与上海有着深厚的渊源.1927年10月3日鲁迅偕夫人许广平抵达上海,从此在上海定居.1936年10月19日因肺病医治无效,他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9号寓所.在上海的这段时间是鲁迅一生文学创作最辉煌 ...
-
鲁迅不承认自己是“革命家”,反而对吃喝玩乐更有兴趣
提起鲁迅,人们脑海里都会浮现出那副冷峻的面孔,倔强的胡须,再加上如匕首.投枪一样的杂文,共同构成了一个不苟言笑.愤世嫉俗的斗士形象,仿佛鲁迅生来就是为了战斗的,生活中的"享受"跟他 ...
-
1936年鲁迅去世葬礼隆重,48年后,上海专家通过胸片揭开其死因
1936年10月19日凌晨,鲁迅先生在上海的家中突然离世,年仅56岁. 遭受病痛折磨的鲁迅先生,此时的体重还不足80斤,连一个十岁的孩子都不如,如此形容枯槁,不免让人们格外关注他的死因. 图:鲁迅去世 ...
-
史沫特莱与朱德有何关系?初见献吻,临死前嘱咐尽数稿费由朱德处理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个命题:你信不信男女之间存在纯洁的友谊?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相信.一如人们对朱德和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的关系猜测. 史沫特莱是来自美国的女记者,曾被指控为苏联间谍,是公认的中共好朋友, ...
-
往昔|史沫特莱:为救护事业奔走的“伤兵之母”
READING 史沫特莱是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美国作家,记者,社会活动家. 1928年底,史沫特莱以<法兰克福报>记者的身份首度来到中国,其后几年间,她写出了讴歌中国革命的<中国人的 ...
-
美国人史沫特莱为何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是中国规格最高的革命公墓,能够安葬在这里,对逝者来说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也是对其一生的肯定.在这个公墓里,安葬着一位被称为"中国人民之友"的美国作家,她就是艾格尼 ...
-
1950年,史沫特莱临终前给朱德留下巨额遗产,她去世后葬入八宝山
原创2021-07-05 15:42·帝哥说史 1979年,一部生动描述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著作<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在中国大陆出版了.但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中国人,而是中国革命的 ...
-
史沫特莱:留给朱德巨额遗产,临终遗言,灵魂安葬在北京八宝山
她是20世纪待在中国时间最长的外国记者,给世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她是中国革命最坚定的支持者,在延安找到自己追寻半生的理想,大地母亲的女儿 中国人民的朋友,她死后 还把自己的骨灰埋在了中国 . ...
-
史沫特莱笔下的东北伪军:不甘而又无奈,战场上保存着最后的良知
1939年底,中国军队发起了冬季攻势,战前所定的目标为: 击溃侵华日军主力第十一军,夺回武汉三镇. 当时,离开八路军驻地南下,正好路过川军第二十四集团军王瓒绪司令部的史沫特莱,亲身经历了那场动人心魄的 ...
-
相比史沫特莱一直支持的印度,为何最终,她还是选择了魂归中国?
作为一名始终心系中国革命的记者.作家,史沫特莱回到美国之后,在冷战时期,遭受了美国政府的监视.诬蔑和打压,人们将其视为"红色文人",因而对其大加排挤. 身处困境的史沫特莱,对这个她 ...
-
大揭秘《延安来客 史沫特莱》
大揭秘《延安来客 史沫特莱》
-
1950年,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为何要将六十万遗产转交朱德?
1950年4月28日,在伦敦的一家医院里,一个年仅50多岁的女人躺在病床上,写下了自己的遗嘱,她在遗嘱中专门交代,要把自己写作所得的所有稿费都交给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军官. 这个军官就是新中国人民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