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孟之反不伐(6-15)

(0)

相关推荐

  • 能成大事之人的两个特征,既懂藏锋显拙,又有自知之明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低调做人, 既是谦逊的美德,也是自保的智慧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 ...

  • 鲁国三虎将有孔子之父

    鲁国三虎将:为鲁国南征北战,其中一位是孔子的父亲! 鲁国(前1043年-前249年),先秦诸侯国,姬姓,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鲁国起初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 ...

  • 《论语》卷6雍也篇第六诗解2文质彬彬直道自乐

    题文诗: 孔子喟曰;回也贤哉,其一箪食,一瓢饮也,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贤哉回也,不改其乐. 冉求叹曰:吾非不悦,孔子之道,力不足也. 孔子乃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自划. 子谓子夏:为君子儒,毋 ...

  • 再读论语滋味长11

    (一)论中庸 论点:顺其自然称之中 论据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庸>原文 论据2: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於 ...

  • 儒家谈交友:择善而交,互敬互重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上一篇里,我们读到了能成大事者身上一定会有的两个特征: 一个是善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该争取,什么时候该 ...

  • 再读《论语》(15)

    89.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而不作",是孔子自谦的说法.孔子并不真的没有创作,且不说他提出的"仁"的学说,后人把 ...

  • 论语研读(第15讲 :解读“宪问篇第十四”)

    教学内容:解读"宪问篇第十四", 本篇共44章,1343字.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 ...

  •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第15期上(附精彩视音频)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上) 一.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卫大夫. 奥:室中西南角处. 灶:祭祀中有灶 ...

  • 《论语》名言15句,感受儒家智慧

    《论语》名言15句,感受儒家智慧

  • 《论语》卷15卫灵公篇诗解1固穷忠敬一以贯之恭正无为杀身成仁

    题文诗: 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 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随从者病,莫之能起,子路愠曰: 君子也者,亦有穷乎?孔子对曰:君子固穷, 小人也者,穷斯滥矣.子 ...

  • 《论语》卷15卫灵公篇诗解2义礼逊信但求诸己群而不党不欲勿施

    <论语>卷15卫灵公篇诗解2义礼逊信但求诸己群而不党不欲勿施 题文诗: 颜渊也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 ,服周之冕,乐则韶舞.禁放郑声,远侫之人. 郑声也淫,侫人也殆.孔子之曰:人 ...

  • 《论语》卷15卫灵公篇诗解3人能弘道君子忧道当仁不让有教无类

    题文诗: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君子谋道,而不谋食.君子耕也, 馁在其中;君子学也,禄在其中.君子忧道, 而不忧贫.曰智及之,仁 ...

  • 再读论语滋味长15

    (一) 有一种思维叫做底线思维. 它被定义成一种思维技巧,拥有这种技巧的思想者会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且接受这种情况. 与之对应的叫做天花板思维. 天花板上的思维怎么去定义呢? 有一 ...

  • 再读《论语》:学而第一.15

    再读<论语> 学而第一 十五 子贡(1)曰:"贫而无谄(2),富而无骄(3),何如?"子曰:"可也.未若(4)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q ...

  • 再读《论语》:为政第二.15

    为政第二 十五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 (1)学而不思则罔:罔(wǎng),迷惘,迷惑,蒙蔽. (2)思而不学则殆:殆(dài),困乏,疲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