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拜马连良为义父的缘由

张君秋

张君秋在“扶风社”

(4)
▶拜马连良为义父的缘由

张君秋《苏武牧羊》

张君秋是马连良的干儿子,但是马连良收张君秋为干儿子并不是如某些张君秋传记文字所说是在1937年张君秋与马连良挎刀之初,而是另有一番曲折。张君秋之子张学津在他的《生正逢时》一书中是这样写的:

拜师以后我仍然管马连良先生叫马爷爷。这是为什么呢?一天我向奶奶问起这件事情。奶奶很感慨地说:“你爸爸刚成名的时候,有一天去顾四爷家拜客,突然房上站满警察,把所有来的人都带到宪兵队,到晚上也没回家。我着急,一夜未眠。第二天还有演出,是《大探二》,而且要实况播音,等他《二进宫》唱完了,又给你爸爸押回警察局去了。这下我可更着急了,便到你马爷爷家,托马太太出面找人,送了不少金条才把你父亲放回来。如此救命之恩,无以回报,你爸爸便拜马先生马太太为义父义母,所以你一定要管马先生叫马爷爷,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人家的恩德。”

据《张君秋传》记载,1941年腊月16日,张君秋应一位银行经理顾子言的邀请,赴顾家宴会。没想到宴会过程中,顾家被日本宪兵包围,然后将顾子言,以及当天宴请宾客包括张君秋一并带往沙滩红楼地下室日本宪兵牢房关押。是马连良向金璧辉“金司令”打点求情才给放出来。

1946年1月出版的《汉奸内幕第一辑》中有一篇《张君秋入狱内幕》:

平市沦陷以后,伪特份子,挟其势力,为虎作伥,国人饱受涂炭,然皆噤若寒蝉,敢怒而不敢言,虽以做戏鬻艺之身,亦莫不饱受压窒,张君秋以一伶人之身,犹未幸免焉。  

一日,银行界之顾某,宴客于寓,第以无声色不欢,遂召张君秋往,事遭某伪特之忌,遂诬主人私设长短波收音机,并作“发报”工作,促“日宪”往拘焉。至时,乃前后包围,入宅搜索,客人十三名无一幸免,惟一人入厕,久而泻肚,闻声未外出,遂漏网,余则悉被驾上汽车,押往沙滩“本部”。  

时天色仓茫,一日宪,持刺刀,逼君秋脱去外衣,乃换日宪为犯人特制之棉衣裤,视之,渍渍者斑斑皆血迹也,既更衣,即裤带之什,亦概须解去,乃威逼入笼,笼者,以木制为栏,如笼房也,笼内稻草横铺,秽气四溢,君秋既进入,乍见隔壁木栏中,一中年胖子正张目四望,视之,则小说家还珠楼主是也,还珠瞥君秋至,以目示意,勿使人知为相识,盖恐有不利也。既入夜,则乃询君秋何以亦入狱,君秋茫然不知所答。  

夜深,冷风瑟瑟中,有人哭喊,狼嚎鬼叫,惨不忍闻。少顷,隔壁一女犯,伸其蓬垢之首向君秋云:你修修好,把我给掐死吧!免得受罪,君秋益觉悚然。  

翌晨,适为伪国府还都纪念:广播电台举办“合作戏”庆祝,戏目为谭富英,金少山,张君秋之二进宫,珠联璧合,缺一不可。电台日人,出具保结,保君秋出狱唱戏,戏完之后,则仍须回所谓“日本宪兵队”焉。君秋一夜未寐,朝来查见身上有红点斑斑,盖虱咬也。含悲忍泪犹须敷花簪粉,装腔作调,戏散后,复由日宪二名,押解回队。亲友慰问,亦不敢向前,举目相送,视君秋则已珠泪婆娑矣。越二日,以君秋事涉嫌疑,遂告无罪,然则已饱受五日牢狱之灾矣。

1939年12月14日《新北京》广告

这篇文字将张君秋被误打误撞遭到关押受辱的前后记述得比较明白,虽没有明确误抓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但是明确了“翌晨,适为伪国府还都纪念:广播电台举办'合作戏’庆祝,戏目为谭富英,金少山,张君秋之《二进宫》。”据查《新北京报》相关演出广告,1939年12月14日晚,北京新新戏院以“国剧艺术振兴会合作戏”的名义,邀请谭富英、金少山、张君秋合作演出《二进宫》列大轴,前面有孙毓堃、林秋雯《长坂坡》、时慧宝《朱砂痣》、阎世善《百草山》,此次演出同时也是庆祝所谓临时政府成立二周年。这是谭、金、张首次合作《二进宫》一折,而非连演《大探二》。

《张君秋传》所载“事件”发生时间为1941年腊月16日,将公历与农历混淆一起,则颇为含糊不清。

1、或指的是公历1941年1月13日(农历庚辰年腊月16日)周一。此日,张君秋与马连良在天津天津中国大戏院演《游龙戏凤》《打渔杀家》双出;

2、或指1941年(农历辛巳年)的腊月,那就得是1942年2月1日周日。这时候张君秋正搭扶风社在北京演出,当天没有戏,不久就脱离扶风社准备自己组班。

这两个时间点与张君秋入狱事件毫无关联。

综合上述资料来判断,张君秋被陷囹圄的准确时间是1939年12月13日,14日唱完《二进宫》再度入狱羁押,于1939年12月17日获释。

1939年12月22日《新北京》新闻

与此相关联的就是张君秋认马连良夫妇为义父母。张君秋遭此飞来横祸饱受惊吓,而此事又赖马连良夫妇为之托关系奔走。因此张母张秀琴在张君秋平安归来当天,12月17日下午,即备礼偕子往马连良府上拜谢营救之恩,并命张君秋向马连良、陈慧琏磕头认为螟蛉义子。新闻中称:“事前即马母亦未知,外人更鲜知矣。”说明事出匆忙,并相当低调。由于当时北京报纸皆为日伪控制,张君秋被日本宪兵无辜拘押之事概无报道,而张君秋拜马连良夫妇为义父母则有短消息带过,只是其中之原因就不便说明了。

“金司令”金璧辉

至于为了营救张君秋,马连良和马太太陈慧琏的关系是不是托到金璧辉,目前并无其他资料可以佐证。1940年4月14日金璧辉过生日,一开始马连良、张君秋、李少春、李万春、新艳秋都在庆寿演出名单之列。事到临头,马连良带着张君秋离开北京去青岛演出,恰恰避开了金璧辉的庆寿演出。马连良知道金璧辉不是可以打交道的人,所以采取了“惹不起躲得起”的策略,可见马连良并不喜欢接近金璧辉,这种敬而远之的态度间接也是保护了张君秋。

金璧辉给了面子,恐怕想完全避开也是不可能的。由此想起三十多年前,在杭州民声票房经常遇到熊均(熊剑白)先生,他是一位英文翻译,老北京。熊先生彼时已经七十上下,瘦高的个子,花白的头发梳得溜光,言谈举止可知其当年之风流倜傥。唱戏他是马马虎虎,纯粹是玩,而且那时候他有哮喘之症,有时候唱着唱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喷雾小罐往喉咙口喷几下。他喜欢和我聊天,曾经聊天聊到川岛芳子金璧辉。他说那时候唱京剧的漂亮小伙子经常应招出入川岛芳子家,像张君秋、叶盛兰、李少春这些。令我记忆最深的是,他说:反正他们也不吃亏,然后诡秘地一笑。

END
《张君秋在扶风社》系列
☞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一:扶风社的合与分
☞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二:六次天津三次上海
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三:大小五十出戏

京剧道场

(0)

相关推荐

  • 【独家】寻找杨荣环 之 跨刀

    苏州前六天戏码为<甘露寺>.<三娘教子>.<打渔杀家>.<四进士>.<游龙戏凤>和<桑园会>双出.<马义救主>等,6 ...

  • 【原创】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一)初出茅庐

    前言 张君秋早期艺术活动的自述文字收入1983年出版的<张君秋艺术散论>中,以<我的艺术道路>和<我的少年时代>两篇比较集中 ,其他纪念类的文字中也包括零星相关内容 ...

  • 【独家】寻找杨荣环 之 提携

    拜师后的杨荣环总算是踏实了许多,依然住在梅公馆,但对北归的事,暂时还没打算,表面上很有乐不思蜀的样子,私下里却是暗自使劲. 杨荣环此次到上海,除去拜梅兰芳以外,主要还有观摩梅兰芳的演出,可是在天蟾舞台 ...

  • 【原创】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十)1938年

    2021 元旦快乐 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十) ▶1938年 马连良.张君秋<打渔杀家> 进入1938年,张君秋更加忙碌.经过与王又宸.马连良.谭富英的合作演出,已经初步获得京.津.沪京剧观 ...

  • 【原创】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脱离扶风社

    张君秋 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 (11) ▶脱离扶风社 张君秋<龙凤呈祥> 张君秋与马连良"失欢"的信息在1941年下半年就已经出现了,尤其是张君秋 ...

  • 【原创】​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扶风社的合与分

    张君秋 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 (1) ▶扶风社的合与分 "扶风社"是马连良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组建的个人班社,在张君秋加入之前,挎刀旦角是林秋雯.张君秋 ...

  • 【原创】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六次天津三次上海

    张君秋 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 (2) ▶六次天津三次上海 1938年8月31日<新闻报>广告 马连良的扶风社在北京演出于新新戏院,基本固定每周三.日演出.1939年歇 ...

  • 【原创】​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大小五十出戏

    张君秋 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 (3) ▶大小五十出戏 马连良.张君秋<春秋笔> 张君秋搭班扶风社期间,虽则是二牌身份,在班社中起到绿叶陪衬的作用,然对自己的艺术并未松 ...

  • 【原创】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张、赵联姻

    张君秋 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 (5) ▶张.赵联姻 张君秋.赵玉蓉结婚照 张君秋有两房夫人,这事并不是秘密.第一位夫人赵玉蓉是按照中国旧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quo ...

  • 【原创】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岳父赵砚奎

    张君秋 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 (6) ▶岳父赵砚奎 赵砚奎 提起赵砚奎,现在许多内外行知道得不多了,因为赵砚奎1945年就去世了.现在提起赵砚奎大多都是与张君秋有关,因为赵砚奎是 ...

  • 【原创】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顶级二牌

    张君秋 张君秋在"扶风社" 之 (7) ▶顶级二牌 马连良.张君秋演出报纸广告排版和位置的变化 综合起来说,张君秋本阶段可以称之为"顶级二牌",在位阶上要高于一 ...

  • 丁秉遂:张君秋离开扶风社始末

    到了民国三十年,马连良忍受和张君秋,也开始闹意见了,离心力逐渐大于向心力,最后终于两个人分手. 原来马连良这个人,他肯捧人,但是所捧的人要为自己用,也就是要做附庸,却不容你有自行发展的余地.张君秋在扶 ...

  • 【往事】张君秋离开扶风社始末

    到了民国三十年,马连良忍受和张君秋,也开始闹意见了,离心力逐渐大于向心力,最后终于两个人分手. 原来马连良这个人,他肯捧人,但是所捧的人要为自己用,也就是要做附庸,却不容你有自行发展的余地.张君秋在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