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的大黄附子,你会用吗?

中医配伍之法,或相辅相成,如麻黄配桂枝,大黄配芒硝;或相反相成,如麻黄配石膏,半夏配黄芩。而相反相成中,令人难于驾驭不太敢用的莫如大黄配附子。因为大黄大苦大寒,附子大辛大热,此二药一大寒一大热,乃寒热之两极。二药如何能融于一方?

浅田宗伯先生是日本幕府末期至明治初期日本汉方的巨头,在其论著《先哲医话》中对此有妙述:“大黄与附子配伍者,皆非寻常之证,如附子泻心汤、温脾汤。凡顽固偏僻难拔者,皆涉于阴阳两端,为非常之伍,附子石膏亦然”。清代名家徐灵胎亦有精论:“附子补火以温积寒,大黄通闭以除结热。寒热各制而合服之,是偶方中反佐之奇法也”。

古代医家中善用大黄与附子者,当首推东汉·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用大黄者有32方,用附子者有31方。明·张介宾十分推誉大黄与附子,视为药中之“四维”:“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景岳全书》卷48),清·郑钦安则称二药为“阴阳二证之注脚”。今贤亦有擅用二药者,如祝附子(祝味菊),焦大黄(焦东海),皆擅用者之美誉也。

张仲景妙手遣药,开附子与大黄配伍之先河,考《伤寒论》附子泻心汤《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即是此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本条之痞,为热痞兼阳虚之候。治热痞本应用苦寒药,但苦寒药不利于阳气之复;如扶阳用辛热药,则碍于痞满之除。故仲景取大黄(配黄连、黄芩)以泄热消痞,用附子以温经扶阳。且三黄得附子,其苦寒不致留滞阴邪;附子得三黄,其燥热不致劫阴伤津。更妙的是,本方不用煎煮,仅以麻沸汤渍三味寒药(即用沸水泡),取其气轻以升散痞热;用附子另煮浓汁,取其味重以下沉复阳。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篇:“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清·尤怡在《金匮要略心典》中对此有精妙述评:“胁下偏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偏着一处,虽有发热,亦是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曰宜以温药下之。大黄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细辛之大热,则寒性散而走泄之性存是也。”此即后世所谓“去性存用”。

医案一则

某男,68岁。近一年多反复患尿频夜尿多,排尿淋漓不爽,伴见小腹胀满,尿后稍缓,口黏苦,舌暗红,苔白腻,脉弦紧。经医院彩超检查为“前列腺增生”。辨为瘀热蕴结下焦,阳虚邪阻尿路而致。取大黄附子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方予熟大黄、制附子、细辛、桂枝、赤芍、怀牛膝、牡丹皮、茯苓、桃仁、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桂枝茯苓丸,意在加强活血化瘀作用。服后诸症逐渐减轻。随着邪实渐消,改用桂枝茯苓丸加益智仁、桑螵蛸、金樱子、肉桂等温肾固摄之品以善后。

(0)

相关推荐

  • 角药与常见的角药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角药的定义 角药是临床组方配伍用药的特殊形式,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前提,根据中药性味归经.升降浮沉.七情和合等原则,将3味中药进行有机配伍,针对一定的病因 ...

  • 基于循证医学经方治疗痛经证治规律的研究

    <伤寒杂病论> 为医圣张仲景所撰, 是一部理法方 药完备的方书, 书中所蕴含的辨证论治思想开创了中 医临床论治疾病的先河, 因此被后世医家视为中医四 大经典之一.书中所载方剂, 组方严谨, ...

  • 【域外经方】郑凯文《大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肾结石绞痛》

    <经方>杂志 第20210509期 大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肾结石绞痛 作者/郑凯文 翼方院中医诊疗所(印度尼西亚- 巴淡岛) 2021年3月19日傍晚时分,我门诊来了一位大叔,他是 ...

  • 大黄附子细辛汤及牙龈炎

    ​采用的是大黄附子细辛汤中药方剂.本药方温中散寒,通便止痛.主治寒邪与积滞互结肠道,胁下或腰胯偏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紧弦. 病例一 曹振华,男,50岁,农民,1989年2月1日求诊.患者诉曰, ...

  • 大黄附子细辛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在治疗腹痛便秘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大黄附子细辛汤 [临床应用] 1.急性肠梗阻 例:壬×,男,19岁.腹痛五天,面部一阵青一阵白,剧烈呕吐.诊时腹痛,大声叫喊.翻滚,吐出粪水,气力全无. ...

  • 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寒实内结的重症石粪患者

    文章摘要:莫XX,女,76岁,2018.4.25日"因反复头晕.头痛.心慌一天"入住心内科一病区,住院后第二天患者诉腹痛.胃脘部不适.恶心.未呕吐,腹部彩超:胆囊壁厚毛躁,胆囊壁间 ...

  • 大黄附子细辛汤合大黄牡丹汤治愈急性阑尾炎案

    患者,女,36岁,6月8号出现剧烈腹痛,遂至医院检查.经检查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医院嘱立马手术,皮粉终究是皮粉,知道要找我,纯中药治疗,我说三天好,一天痛止,三天后复查,医生不给开B超单,说不可能三天 ...

  • 经方:大黄附子细辛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 [原文]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作者] 张仲景 [出自] <金匮&g ...

  • 大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体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 0 1 3年3月第2 9卷3期 (总第2 4 2期)J 0URNAL OF PR AC T I C AL T RADI T I ONAL C HI NE S E MEDI C I ...

  • 大黄附子增味汤,寒热互济开郁结(疝气/女子下焦杂症)

    大黄附子增味汤方 大黄5克,炮附子5克,川楝子10克,淡干姜10克,山楂核15克,元胡10克,木香5克,小茴香10克,橘核仁10克,青皮10克,生甘草10克. 加减:小腹胀满加炒乌药.炒香附;伴有泌尿 ...

  • 『名医经验』大黄附子增味汤 寒热互济开郁结

    方药组成 组成:大黄5克,炮附子5克,川楝子10克,淡干姜10克,山楂核15克,元胡10克,木香5克,小茴香10克,橘核仁10克,青皮10克,生甘草10克. 加减:小腹胀满加炒乌药.炒香附:伴有泌尿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