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享:关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偏差
相关推荐
-
抑郁者最完整的自救手册—认知神经科学对抑郁症的前沿研究
社会认知的神经生物学与单相抑郁症 --我可以抑制所有这个世界强加给我的不快乐,但我却抑制不了内心的悲伤. --献给所有抑郁的人们 写在前面: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们从未放弃过对抑郁症的研究.近二十 ...
-
【双相障碍】电休克治疗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能否接受这种治疗?
MECT的历史 电休克治疗(ele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是使用小量电流诱发全面性惊厥发作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个技术最初是怎么来的呢?85年前,匈牙利神经精神病学家Lad ...
-
抑郁症的人,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发布时间:2021-01-24 文:丁菲,苑来如此呀 来源:苑来如此心理bar(ID:gh_586ade17b3e7) 抑郁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情感障碍.虽然被认为是一 ...
-
“认知疗法之父”逝世!心理治疗首选的CBT,为何反而不容易被青少年接受?
本文字数约:5609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认知行为疗法为啥那么牛? 02.通过调整认知来改善情绪的原理 03.认知行为疗法也会不奏效 04.令人开心的正性经历也可 ...
-
抑郁症患者改变负性认知五步走
一位抑郁症患者的真正痊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自我心理调治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前两个的实施主体是由医生掌握,后一个则主要在于病人自己.通常来说,病人的自我心理调治有四个维度. 坚定不移地按医嘱接受药物 ...
-
孩子得抑郁症是因为想太多?父母快看看自己有没有这种错误认知
很多人安慰抑郁症患者时容易这样说: "你别想太多,没事的" "你就是想太多了,自寻烦恼" 当然,说话者并不是指责患者,往往是出于一种关爱和建议,而且从他们的角度 ...
-
脑科学与教育 | 焦虑可能诱发多项疾病,如何正确认识焦虑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教授 罗跃嘉 焦虑的概念与评定 我们处在一个焦虑时代.焦虑障碍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碍,最近有一项调查,认为焦虑的终身患病率为7.6%.这个比例看似不高,但如果乘以14亿, ...
-
心理学:允许抑郁症患者表达自己的公主梦,她才能走出来
抑郁症患者需要一个安慰的美梦,刺破幻想才是可怕的痛 原创2021-05-18 07:00:00·三清心理感悟 有一个妈妈有一天咨询的时候很是愤怒,她说我的孩子就是伪装的,就是逃避,不想参加考试.有的时 ...
-
心理学:如果抑郁症患者能坚持这3种方法,他离康复就不远了
如果你是抑郁症患者的家属或朋友,那么你需要了解一下哪些话不宜对抑郁症患者说: 1.你有什么可抑郁的,你哪过的不好了?多想想那些不如你的人 对于抑郁症的人来说,这些道理其实他都懂,如果他能做到这么想,他 ...
-
如何去改变抑郁症患者的情绪?首先要改变认知角度和认知思维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我们的情绪好坏问题,关键点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认知局限,当自己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那么自己的情绪也会出现一些偏差.比如现在让自己回想一些不友好的记忆,那么整个情绪是糟糕的,是不 ...
-
3年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用了2年的时间成功自救,分享我的方法
第一次发作的时候是在高二,一直维持3年的时间我都没有说出口.刚开始惊恐发作的频率不高,大概一个星期能有两次.但是发作起来就很严重,抖动的很厉害,后背和脖颈处都会猛烈抽搐,心里感到莫名的恐慌和害怕,持续 ...
-
怎么理解认知失调、认知偏差、认知谬误?| 心理学词条
发布时间:2021-04-3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都遇到过下面的情形: 朋友明明很想帮我们的忙,结果最后却帮了倒忙.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觉得ta哪儿哪儿都好,仿佛ta没有缺点. 做一件不被亲戚朋友支 ...
-
抑郁症患者电休克治疗后认知功能与临床反应的关系
本公众号每天分享一篇最新一期Anesthesia & Analgesia等SCI杂志的摘要翻译,敬请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 Cognitive function after electro ...
-
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图解告诉你该怎么做——请为爱分享出去!
导读 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平均每13个人里,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当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不佳时,当我们的亲人或者朋友,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感觉并不好时:我应该做什么?以及一定不要做什么?多一分 ...
-
抑郁症患者对自我产生负面评价,怎么办?改变认知歪曲并迁移思维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对自我的负面评价和对未来的一种失望.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就是面对未来抱有极其强烈的渴望,并且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它.而 ...